1)第62章 一言出而定天下兴_重生之官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树立正确的目标,明确努力方向,这样就成功了一半。

  带着新的目标和工作思路,薛明和李司长各自都投入到了新一轮的运作之中。

  相同之处就是,他们仍然贯彻和坚持了“人民战争”的路线。

  薛明继续借调之旅,学习长征精神,做好宣传队的工作职责。李司长则在他所身处的层面,开始了关于地方发展、优势互补战略的上层攻关。

  这次提出来的新思路,直接从利益分配入手,很接地气。

  所到之处,即便是心怀排斥感觉的对手,也愿意花点时间,侧耳倾听一番。

  在这个轰轰烈烈的建设发展大时代,试问身为一方大员,谁不想大干一番,将胸中点墨画卷,在自己的眼中和脚下变成现实。既达成个人成就,又造福一方百姓。

  可是在经济建设为纲的指引下,仿佛又限定死了努力方向。

  这样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差距,就慢慢拉大了。

  两者之间的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出现了分化。

  以几个重点直辖市和东南沿海城市为代表的的优等生,依托于土地财政,吃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红利之余,心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顾虑,生出了一些新的追求。

  自家土地即便流金淌银,但总归是有限资源。既然是有限资源,那么就会有用完的一天。

  而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单位资源的投入带来的边际效果也在不断降低。

  就比如摊大饼式的城市化建设,环城公路如大号的年轮,从一环、二环,一直修到五环、六环。越偏远的地方分到的资源越少,同样面积的一块土地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则出现了成倍地减少。

  远虑也好,近忧也罢。当优等生城市的施政者听到优势互补的工作思路时,往往也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排斥。

  心理上不会当成穷亲戚来打秋风,而是也想静下心来分析一下,此举是否能借力打力,调动起其他兄弟城市的资源,产生美妙的联动效应。

  另外,有着这种心理的领导,心中也还藏着一种新的追求。毕竟在优势互补战略中,自己也更多地是身为老大哥,帮扶小兄弟。

  这期间赚取的口碑和声望,说不定就能给自己带来,除了经济建设成绩以外的重要政绩砝码,将来有一天,化为通天之路的阶梯,也未尝可知。

  说完优等生们,咱们再看那些后进生,他们正是此番推动十八亿亩耕地安全红线政策松绑的重要力量。

  中西部和北部幅员辽阔,资源富足。原本这里的土地,有朝一日也该如同金山银山一样。但受限于交通基建方面的不足,还有相比海运贸易的效率劣势,暂时落了下风。

  他们对行之有效的经济建设思路最为渴求,甚至不惜冒险推动耕地政策松绑。但他们心中可能也明白自己身上的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