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完美的善后方法_诸天:开局九阳神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天殿。

  一众大臣席地而坐观看着所有考卷,再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择优挑选出三十六份。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了,转眼已是黄昏日暮时分。

  王明看的最快,总共二百七十八份试卷已经看完。

  看完后,王明淡笑着摇了摇头。

  果然如此啊,这里面的门道太深了,却不只是原剧情中那样说的简单。

  想罢,王明放下考卷,摆了摆手离开了奉天殿,前往了御书房。

  刚走进御书房,王明就看到皇后马秀英正端坐在座位上,身后站着侍女玉儿。

  王明上前拱了拱手,打了声招呼。

  “见过皇后,嫂子在啊。”

  马秀英微笑站起来。

  “明哥儿是来找重八的吧。”

  “是啊,这一次科学舞弊案我可是被陛下拉了壮丁看卷子呢,现在看完了,心里也有数了,就连找陛下说说了。”

  “嫂子来这也是为了这个吧?”

  “是啊,宋濂听刘伯温的指点,老泪纵横的求到我这来了,我身为皇后,也不能坐视不管。”

  “这毕竟关乎大明的社稷安宁,不能让事态闹大。”

  “坐,坐吧,咱们一起在这等重八来吧。”

  “好。”

  王明随意的在御书房下找了个座位坐下了。

  ……

  此时,另一边,朱元璋阴沉着脸色走在前面,太子朱标跟在后面。

  只听他忽然停下脚步,开口问道。

  “你怎么看?”

  太子朱标心神一凛,知道朱元璋在问他这次科举舞弊案的事情,他顿了顿身。

  “禀父皇,儿臣相信李善长与宋濂不会徇私舞弊。”

  朱元璋面无表情不置可否的继续问。

  “三十六个进士,全部出自江南,不会这么巧合吧?”

  朱标沉吟着,继续道。

  “儿臣也一直苦思此事,儿臣认为,造成今日的窘境有三个原因。”

  “你说。”

  “一个,至宋元以来北方战乱频发,而南方相对安定。”

  “江,安,浙三省历来是物华天宝之地,才子辈出。”

  “因此,科举入士者大多来于南方实为正常。”

  “这个咱知道。”朱元璋脸色不愉,这一点他是想到过的。

  “可是山东哪?这么大个地方,又是孔孟的故乡。”

  “难道山东就出不来一个进士?”

  朱标抬起头,看了看朱元璋,迅速又低下头。

  “父皇,之前山东黄氏拒诏出山入仕,父皇灭其族,风声所及,士子之心无不颤抖,儿臣估计,山东学子恐怕大部分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进京应试。”

  “即便来了几个,也未必是杰出学子,所以他们落榜在情理之中。”

  “你说的对,接着说。”

  “再者,此次恩科北方考生需千里跋涉而来,而南方考生可以就近赴考,因此南北考生比例失调,也是正常的。”

  “三者,黄河以北刚刚平定,那里的部分士子们恐怕仍然恪守昔日的君臣之道,对大明新朝心存观望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