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第四十二章许教授_何以解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一副利眼的蔡婆婆小声和老太太说着,立刻就换了副笑脸,“哎呦呦,老客气啦,随便问好了呀!”

  “是这样,我想问问这条十里街的事,不知道两位住在这里多久了?”许教授微微欠身,很懂礼。

  看着要长谈,杜康搬了几把小椅子出来,老先生还和她道谢,身后的几个年轻人也不自在的说了几声“谢谢。”

  杜康好奇,便在老太太身边坐下了。

  蔡婆婆一脸你可问对人的表情,“我啊,十几岁就嫁过来了,我这老姐姐,出生就在十里街,问我们你可问对人咯。”

  老先生精神一震,还从包里拿出了纸笔,“那可太好了!我是专门搞古建筑的,姓许,两位姐姐叫我小许就好。这几个是我的学生,元旦那次跟着你们陈镇长来过一次,粗略谈了谈。这次是想好好了解下这条十里街的历史,还请两位不要嫌我啰嗦。”

  蔡婆婆精神一震,“真要拆迁啦?”

  许教授失笑,“这是文化保护单位,肯定是不会拆的,但怎么开发镇上还在研究讨论,我也不清楚。”

  蔡婆婆倒也不失望,撇了撇嘴冲老太太道:“我就知道,那个贺老六,就瞎吹牛!”

  老太太笑了笑,“许教授有什么就问吧,我们呐,其他不知道,这条街,这座镇子的事,知道得最清楚了。”

  杜康拖着下巴,听蔡婆婆听老太太说着白水镇的历史,说这条十里街曾经的繁华,说那些辉煌又败落的家族,说传承几代经久不衰的小吃……

  直到日暮西沉。

  许教授的笔记本已经记了满满十几页,他感慨着朝身后的学生说:“你们都听得入了迷了吧,所以我说一座古镇,一条古街的历史,核心永远是住在里面的人。以前那样,把人都迁出去,简单是简单了,好管理是真的好管理,可是灵魂就没有了呀!我们做古建筑修复的,应该把每一个街区,每一幢建筑,甚至每一个原住民都保护起来,这样才能体现一个地方真正的面貌。”

  他的学生唯唯应是,杜康帮着老太太将相册都搬了出来。

  老太太轻抚相册裂开的封皮,“我从石家带出来的,也就剩这个我妈留给我的镯子,和这几本早就看不清的相册了。”

  许教授郑重的接过,一张一张的翻过去,白水镇民国时期的风貌从那些偶尔完好的角落里透出来,这种和时间对话的感觉让人沉迷不已。

  “可惜了可惜了。”许教授看着这些老照片心痛不已。

  “应该可以修复的。”他身后有个学生小声说,“现在有一种技术可以修复老照片。”

  杜康却知道,老教授心痛的不止是那些照片。

  老太太一听照片能修,就让杜康把剩下几本相册都拿了出来,“要是真能修,能不能帮我把这些也修一下,我付钱的!”

  许教授摇头笑笑,“石家姐姐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