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婚礼下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

  一个面容绝色,气质幽雅。

  一个面目威严,举止大气。

  所有人的目光投入他们的身上,仿佛天地间,他们才是唯一。

  围观者接连夸赞郎才女貌,天造地设,此等女子才能与骠骑大将军配。

  同时,刘凡对虞谧纠结的爱,坎坷的情,也传为佳话。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身穿长裾的蔡邕,站在刘凡和虞谧前方,手捧卷轴,悠扬的吟诵着赞辞。

  此为汉家婚礼重要的一步,赞者赞辞。

  接下来是沃盥礼,刘凡和虞谧在进入正婚礼仪前,一同在盆中清洁双手,象征以清洁的身体和心灵进入这场神圣的仪式。

  然后是对席礼,两人对面正坐,正式进入核心仪式状态,象征今后将在一起生活。

  其后是同牢礼,刘凡和虞谧同吃一碗饭,取之于古汉牢房里所有犯人只能同吃一锅饭。行完此礼后,新郎新娘便成了一家人。

  紧接着是合卺礼,即将一个完整的葫芦切成两半,用一根红线拴着,葫芦里盛着酒,因葫芦是苦的,盛的酒必是苦酒,所以,新郎新娘共饮合卺酒,不仅象征着夫妻从婚礼开始合二为一,永结同好,还寓意着夫妻同甘共苦。

  再然后是接缨礼,新郎亲手将新娘发髻上的订婚信物红色的“缨”解下,高举在空中向众位来宾展示,以象征婚姻得到家族和众人的认可,表示将新娘已经娶进门,从此新娘是新郎家中人。

  最后是结发礼,两位新人分别割下一撮头发,用红丝带绑在一起,象征着将两人牢牢结在一起,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结发之后,代表着生死相依,从此后家族延续……

  礼仪完毕之后,开始拜堂。

  一拜天地国亲师,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婚礼之后,虞谧就是他明媒正娶,他心中这丝牵挂更重了。

  虽说天下未稳,儿女情长。但他身为主公,并非这样。

  主公一直无后代,部下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稳。有了子嗣之后,更能提升部下的凝聚力。

  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黄昏中开始的这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华夏是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今是,今后也是。

  ……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近三年过去了。

  中平五年,十月。即公元一八八年。

  三年来,刘凡厉行法令,赏贱小,罚贵大,更深的打击豪强势力,对改过自新的世家选择重用,使雁门、河套令行政通。

  刘凡没有发展任何技艺,他鼓励农桑。在河套之地,开垦无数良田,依靠曲辕犁,水车,翻土灌溉,年年丰收。

  在百姓迁至河套第一年的冬天,预计的粮食远远不足以撑到第二年秋。

  刘凡果断下令停止军队、百姓用粮。

  他连战之下,缴获的百万头牛羊都消耗在一个冬天。以肉羹保护百万百姓过冬。

  刘凡觉得很值得,他让百姓安稳的度过寒冷的冬天。之后困难迎刃而解。

  刘凡励精图治,将士在边塞用命,文官在各地用力,百姓忙着耕种。

  三年内,百姓迁遍河套各县,将西汉时河套全部揽入怀中。

  将士在边境与鲜卑各部大小百战,仅刘凡在三年内,二十余次出雁门。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