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0章 东吁军情,兵分两路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险去伤害战象的鼻子、眼睛的勇士能有多少?

  所以,象兵在冷兵器战斗中十分厉害。

  可惜时代变了,如今世界强国大多半只脚踏入了热兵器时代,象兵便慢慢退出了战争舞台。

  说完象兵,张煌言又道:“至于东吁临时征召的民兵,火器的配备率可能为零。因为东吁本身火器生产能力很低,多依赖进口。

  大战一起,我大明西洋水师便将封锁东吁沿海,令其无法获得西洋诸国的火器。

  所以,即便东吁能征召八十万民兵,也多是手持冷兵刃,没经过军阵训练的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听张煌言说到这里,众将都微微点头,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接着,张煌言开始讲解起东吁境内各区域、各城的情况···

  昭武九年,十月初二。

  大明帝国征南将军安宁伯(平定沙定洲之乱后获封)杨展,统帅十四万大军,从陇川州勐卯出发,兵分左右两路。

  左路军由其亲自率领,除提标边防军第十三镇外,另有云南卫戍军两镇、四川卫戍军两镇,出天马关,直取孟密。

  右路军由杨国栋率领,下辖边防军第十九镇,广西卫戍军两镇、云南卫戍军两镇,出汉龙关,直取木邦。

  至于另一镇贵州卫戍军,则负责押运粮草、保护粮道。

  实际押运粮草的民夫队伍,是由云南巡抚衙门雇佣地方百姓组成。

  木邦,原为大明木邦宣慰司,最早设置于永乐十一年。

  从嘉靖年间开始,木邦便因为各种原因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嘉靖年间,大明政治腐败、昏暗,统治木邦的土司罕氏因无法通过大明地方官府获得宣慰司世职(据说是地方官吏勒索未遂),又恰逢东吁崛起,遂叛大明投东吁。

  后在万历十年,东吁军入侵云南失败,明军反攻时收复木邦,复置木邦宣慰司。

  然而到了万历三十四年,大明官场变得比嘉靖年间还要昏暗。

  其时恰逢东吁国阿那毕隆在位,统一缅北,以三十万东吁军进攻木邦。

  大明救兵不至,木邦再次失陷。

  如今,这里已经在东吁国的统治下接近半个世纪,当地百姓绝大多数都忘记了,此地原为大明所有。故只知东吁王,以及东吁王所封的木邦封建主。

  木邦地理位置重要,因此东吁国以王室分支为封建主镇守此地。

  此时的木邦城主名古达力,若按昔日大明对缅人的易名之法,该成为莽古力。

  莽古力原本很有雄心,在沙定洲之乱时,曾暗中支持沙定洲,并做好了趁火打劫,入侵大明一把的准备。

  因为在十年前,即便是他这个缅人,也知道大明日薄西山,将要亡国。

  谁没想到,一转眼,大明不仅平定了内乱外环,更是遣劲旅平定了沙定洲之乱。

  听到了那一战的消息,莽古力对云南就没了觊觎之心,反倒是忧虑大明重新强大后,会否图取木邦。

  他将明国的变化以及在平定沙定洲之乱中表现的军事实力,禀报给了王庭。

  可惜继位的新王莽达并不认为明国会图取东吁,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对边境的危险毫不关心。

  在这种忧虑中,莽古力得知明军大举来攻,竟然松口气。

  他觉得,只要他守住木邦一段时日,应该就能让莽达重视起缅北边境安危了。

  心中如此想,他便问发现明军踪迹的斥候,“明军来了多少人?”

  “约莫六万人。”

  六万?

  听了这话,莽古力也是心中一惊。

  再见下面的将领、官员都露出惊惶之色,他便故作镇定道:“我还以为明军会来十几万呢,没想到才区区六万。

  木邦周边多险关、军寨,城池又有四门红夷炮、二十门弗朗机炮,守军一万余。

  昔年,我东吁国取木邦时,以十几万大军猛攻,其时明国木邦土司仅八千人,也坚守了三个多月。

  如今,我们守一个月肯定没问题的。有一个月的时间,王庭援军必至!”

  被莽古力灌了一顿鸡汤,木帮守军上下终于提起心气,为抵御明军积极做起了准备。

  第二更。

  晚安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