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8章 军中三参谋,南北二巡抚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喜欢看明朝历史穿越类,也就看个乐呵,不求甚解,对里面的各种人物、知识并不在意,也不会追究其真伪。

  如今却是给朱媺娖这位大明女帝做内参,自然要好好研究下明末历史。

  事实上,这段时间有空闲他就一直在做这件事···

  午饭后,两人没有午休,坐在沙发上各自拿着平板一起查起资料来。

  当然,中间到了朱媺娖惯常去武英殿“上班”的时间,她还是去了一趟,顺便带了点物资过去,让武英殿侍奉的刘珠及御林军守卫放心。

  下午用了两三个小时的功夫,两人获得了不错的成果,又从后世网络上各种历史资料中,找出了一批明末可用官员来。

  并且,朱媺娖也终于在这些官员中,找到了还算满意的甘肃、云南巡抚人选。

  甘肃这边,在1643年,前任巡抚林日瑞和继任巡抚杨汝经就一起死于顺军手上,之后大明就一直没再委任新的甘肃巡抚。

  考虑到甘肃几乎处于西北外敌的包围中,属于西北战略要地,朱媺娖最终还是挑选了一位在兵事方面有些才能的巡抚。

  如今巡抚虽然不管军事,但在甘肃那种地方,巡抚肯定是要和各军镇总兵有所配合的,了解兵事之人自然更加合适。

  此人名为孙嘉绩,1604年生,浙江余姚人,崇祯十年进士。

  观政之后,初授南京工部主事,之后改北京兵部主事,又迁兵部员外郎、郎中。

  这种升官速度在崇祯后期很常见,尤其是擅长兵事的官员,往往一得到崇祯赏识,就能迅速升迁。

  可惜在卢象升死的那一战后,孙嘉绩因看不惯高起潜弄权,上书弹劾,却反被高起潜谗言陷害而下狱。

  因此人是黄道周学生,不久后黄道周也因解学龙之举荐而触怒崇祯被捕下狱,师徒俩便一起呆在了大狱中。

  后来是时任刑部尚书的徐石麟上书为其辩解,崇祯才放了孙嘉绩。

  去年福王继位,招其为九江兵备佥事,孙嘉绩因不喜阉党,未曾赴任。

  可以说,其进入官场虽较晚,但做甘肃巡抚资历勉强够了。因为兵备佥事在清朝就是兵备道,距离巡抚也就差一步而已。

  孙嘉绩比较年轻(42岁),通兵事,任甘肃巡抚正合适。

  云南这边,如今实际是有巡抚的,名为吴兆元。

  此老乃是1571年生,万历四十一年才中进士,如今已经是75岁高龄了。

  其大器晚成,历任官声政绩都不错。在崇祯八年升任云南左布政使后,三四年间,政绩斐然。

  崇祯十二年冬,此老到京师觐见述职,原本是想告老还乡的。但他政绩太好了,崇祯又无人可用,便给他升官,让他在云南巡抚任上继续发光发热。

  于是,此老便以近七十岁之高龄,担任了云南巡抚。

  然而,正因为吴兆元在云南为官多年,名声很不错,沙定洲占据昆明后就将其劫持了,希望作为招降纳叛的招牌。

  如今吴兆元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朱媺娖看来,即便吴兆元还活着,这么大年纪也该退休了。

  而从后世历史资料看,吴兆元极可能再被沙定洲劫持不久就死了···

  在下午搜到的诸多人选中,朱媺娖最终看中了前任福建巡抚,萧奕辅。

  此君1585年生,广东东莞人,天启二年进士,曾在福建、广西、河南等地历任。通兵事,有着不错的剿匪灭贼成绩,但为人却以孝顺慈厚著称。

  后世历史上,清军攻入韶关,已退休在家乡养老的萧奕辅献出了六百两白银的积蓄建造炮台以抗清。

  此君原是因为与崇祯朝末年朝廷中枢权臣不和,才致仕的。如今虽已61岁,但做一省巡抚并不算年纪大。

  朱媺娖相信,如今朝中情形与几年前大有不同,只要她下旨召见,萧奕辅多半会应召觐见,前往云南上任。

  毕竟,从其后来抗清的行为看,他心中对大明还是很有感情的。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