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5章 听微服私访,论新戏下乡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势不一样了,也没冒险的必要。

  两人听着对讲机中传来的声音,发现郑森离开家后走了一段路,便来到一座茶楼。

  里面最大的声音,是说书先生在讲《射雕英雄传》,以及客人及店小二的吆喝声。

  大约是郑森有意选座,坐下来后,里面两个书生的议论便引起了朱媺娖的注意。

  书生甲道:“昨日的《大明报》旬刊你看了吧?真没想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多个清丈专员犯案之事,竟然是那些勋贵在设计的阴谋。”

  “原本我就感觉那些事不正常。”书生乙道,“田税改革才刚开始,又是在天子脚下,即便清丈专员有上千人,也不至于刚开始就连续出现这么多贪腐弄权的专员,更别说还都被人抓到揭发了。

  说起来,那些勋贵也是愚蠢,如此挑衅的行为,居然以为陛下能容忍。可笑。”

  “可不是嘛。”书生甲也笑起来,又话语一转道:“听说这回魏国公和好几个老牌儿侯爷都卷进去了,也不知圣上会如何处罚。”

  “即便不杀头、流放,也会削爵发钱,那些位老牌儿勋贵可有钱着呢。”

  “算了,不说这个,反正与我们这些人无关。唉,这《大明报》怎么就一旬才发一期,看完之后,就没什么可打发时间了。咱又去不起秦淮河。”

  书生乙道:“《大明报》一旬一次确实有点少,还有,之前说会发乡试理科考试内容的特刊,结果到现在都没动静,也不知道报社在干什么。”

  “女子做事,就是磨叽。”

  “嘘,明哲兄慎言啊。”

  “我说的是那报社柳提举···”

  郝光明也通过朱媺娖的手机听着对讲机中的声音,听到这里,不禁笑道:“看来大明读书人在催更《大明报》啊。”

  “或许该让大明报发日刊了?”朱媺娖问。

  “日刊倒也不必,但五天一期的旬半刊却是可以考虑了。还有,你将那特刊交给方以智等人办理,如今也已过去近一月,该催一催了吧?”

  “嗯。”

  另一边,郑森再一座茶楼喝了会儿茶,又去另一座茶楼,不断地更换场地,让朱媺娖听到一些议论。

  其中,南京城内的读书人虽对前几日的田税改革风波有所议论,却并没有当做最关心的事,讨论最多的一直是明年的会试、乡试以及大明报特刊等科举相关内容。

  商人们谈论最多的,则是某地的货物进出价格,以及税率;又或者是某地官府对某一行业的扶持或打压。

  倒是城里的普通百姓对田税改革讨论多一点。

  或许是因为地主们这时候已经风声鹤唳,不敢在外面出言反对田税改革,郑森微服私访一整日,听到的大多是百姓对田税改革的赞同。

  但是这赞同却又并非是政策多么理解、多么认可,主要是对朱媺娖这位女帝很信任,以及对平反冤案、惩治奸邪之事叫好。

  听完,朱媺娖就一个感受——大明百姓大多数都还很愚昧,即便是读书人,有真知灼见的也相当少。

  晚上。

  朱媺娖就跟郝光明聊起这件事来。

  “你说,怎么才能让百姓们尽快理解朝廷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他们的好处呢?”

  “相关方法我及跟你提过,你忘了?”郝光明笑道,“最有效的,就是编排相关的新戏,也即是我们这边所说的样板戏,然后让戏班子下乡。

  你让清账专员们宣讲,即便清丈专员做得再好,效果肯定也不如让老百姓看戏。

  因为清丈专员的宣讲类似于说教,老百姓虽然愚昧,可也多疑,尤其是乡野百姓对朝廷的映像还停留在以前,并不信任。

  让他们看戏就不同了——一则看戏是娱乐,他们乐意去看。二则,他们对自己从新戏中‘悟’出的、理解的东西更容易接受。”

  听完,朱媺娖先是点点头,随即又略感羞愧。

  这事以前郝光明确实说过几次,但她太忙了,一直没把这事当重点去抓。

  如今看来,新政要想更好的落实,宣传方面确是得跟着出招才行···

  第一更。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