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4章 分兵,埋伏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能追上——都说明军从海上来,那应该没有多少骑兵吧?

  若是明军都是步卒,就更难赶上他们这些人了。

  何必走得如此急?

  多尔衮解释道:“正是队伍中多老人和孩子,才要走快些,不然让明军追上,那才危险。”

  事实上,多尔衮不会让老人、孩子所在的队伍面对明军的情况出现,因为真到了这一步,队伍就很容易崩溃,全都得玩完。

  所以他会在此之前,军队和老弱队伍分离——若明军实力弱,就让军队去解决了明军;若明军实力太强,他们也只能丢弃老弱妇孺所在的队伍了。

  当然,福临和布木布泰他还是会尽量带上的,毕竟如今福临还是大清的皇上。

  不过这些话多尔衮绝不会告诉布木布泰。

  “我们从京师逃出关去,英王、肃王,还有山西那边怎么办?”布木布泰又问。

  多尔衮勉强露出一丝笑容,道:“你放心,收到明军登陆天津消息的当日,我就派人去通知他们撤军,让他们从山西进入草原回辽东。”

  “那就好。”布木布泰略微放心了些。

  她也知道,军队才是维护大清统治的基础。若是没了军队,他们这些人即便逃到关外,日子也不会好过。

  多尔衮拍了拍布木布泰的手,道:“你别再胡思乱想,我先下去了。”

  “嗯。”

  临下车前,多尔衮这才注意到福临裹着的眉头,以及不爽他的表情,不禁笑了笑。

  待下车后,他脸上的笑容立即没了。

  倒不是因为福临的敌意,而是他清楚,如今大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虽然已第一时间派人向山东、河南、山西的将领传信,让他们撤军,可他们到底能不能撤走,却是一个未知数。

  而且他隐隐有种感觉——明军既然敢大胆地从天津登陆,直取京师,恐怕在河南、山东、山西的战场也取得了不小的优势。

  若是如此,八旗军想要撤走就更难了。

  次日。

  在密云县城休息了一夜的多尔衮等又是天刚亮就启程,走到快中午时,后面有哨骑追上来急报。

  “王爷,有一股明军骑兵追上来了!”

  多尔衮跟代善对视了眼,便沉声问:“他们有多少人?”

  哨骑答道:“应该有一千五百骑左右。”

  代善问:“你估计他们多久能追上我们?”

  哨骑看了下旁边大队人马行进的速度,道:“最多一两刻钟就能追上来。”

  闻言,多尔衮、代善都皱起了眉头。

  旋即,多尔衮道:“只以前一千五百骑而已,我们分出三千骑兵,应该就能吃掉他们。”

  多尔衮等出京师时,有近一万各类兵马,虽说其中多强征入伍的满族老少男子,但亦有四五千正牌八旗满洲。

  这四五千正牌八旗满洲,可都是能当做骑兵用的。

  代善闻言点头,道:“我来领骑兵,伱带着大队伍继续向前走吧。”

  大清都到这种危亡关头了,且代善家人也都在大队伍里,多尔衮也不担心他领了三千骑兵能起什么坏心思,当即点头同意。

  ···

  代善带着三千骑兵,向来路回奔几里,寻到一处适合骑兵埋伏的地点,便停了下来,让麾下骑兵分作三股埋伏起来。

  代善是1583年生,已经62岁了,在如今的满人中已属高龄。

  他十几岁就随努尔哈赤征战,几十年来经历大小战斗无数。

  近几年虽然因为年老,以及黄台吉、多尔衮的压制,不再到一线领兵,却不代表着他变无能了。

  事实上,随着年老他用兵反而愈发老辣。

  便如这一次,即便是领着双倍于明军的八旗满洲骑兵,他还是选择埋伏。

  在代善等人埋伏好一刻钟后,来路上便有烟尘扬起。

  代善用千里镜看了看,不禁皱起眉头,因为来的只有五六百骑。

  他再看向后方,果然又发现了另外两股烟尘,规模都差不多,与前一股骑兵呈侧倒的品字型前进,而非是沿着他们走过的驰道呈一字型前进。

  第二更。

  晚安

  错字稍后改。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