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看到希望_两球成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场比赛画下的甜美蛋糕,第二场就成了封喉毒药。早已备好子弹的国内外媒体们,比赛一结束就开始奋笔疾书,从战术到指挥,从整体到个人,从体制到风格,无一不及,唯恐力度不够。

  为什么会输给同档次对手?

  为什么输的那么难看?

  为什么第一场好好的,第二场就不会踢了?

  这些问题是个人都会问,可惜答案永远只能在前面加上个“如果”。

  如果那两个家伙在,国足也可以依葫芦画瓢,用对手的办法来获取比赛胜利。

  如果不是有心想展示些什么,比赛不至于踢的畏手畏脚,连平时水平一半都发挥不出来。

  如果不是大赛经验太少,不至于在丢了第一个球之后,全队都蒙了。

  其实凭良心说,国足表现并没有烂到一无是处那种程度,普通球迷的看法也不无道理。严格说起来,失利的罪魁祸首还是缺乏高水平比赛经验,对于不同风格的对手应变能力不足造成的。

  能分析出真正原因所在,解决办法也就跃然纸上了。

  走出国门,寻求深造!

  《体坛》从国足出征开始,就态度坚定地唱衰起来,其中很多引起争议的观点,在现在这种背景下屡屡被同行引用,添点油,加点醋,唯恐天下不乱。

  刘楠却毫无预言者装X到底的架式,在最新一期评论中不无惋惜地写道:我们曾经尝试过各种战术打法。却每每半途而废;我们曾经尝试过各种足球风格,却一直未能坚持到底;我们曾经尝试过举国体制,却依然无法抹去刻在骨子里的功利主义

  曾经。如果,以后,这些都改变不了现状。

  6月23日,已经确定没有出线希望的国足,迎来了颜面之战。

  克罗地亚在1:1逼平阿根廷的比赛中,已经充分暴露了黑马成色,本场比赛只要拿一分。就已经确保出线了。

  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觉得国足还有什么心理负担。

  可事实情况呢?

  有!

  德国元老访华的余热未消,足协在这一波全民大讨论中俨然成了负面典型。身为领导。想要安然度过信任危机,国家队战绩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可眼下两场比赛国足一球未进,一分没拿,尽吞四弹。足协也因此身陷舆论反攻浪潮。

  本来还指望这些家伙捞自己上来呢。结果反被他们踹的更深了!

  这种情况下,最后一场比赛不拿出强有力的反弹来证明点什么,大佬们颜面何存?仕途何去?钱途何在?

  领导施压也算国家号队伍的特色之一,不过,这一次的力度就连老国脚们都有些触目心惊。

  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足协主席袁伟鸣,副主席王俊笙,孙宝容

  握手。勉励,承诺。一派决战前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所有人心跳加速,浑然不知身在何地,正处何境。

  于是,整场比赛中,国足的表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