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玉:这……说的是人话?(求月票!)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炭笔、铅笔方得画,妹妹书房中应无这种笔备着的。”

  铅笔之称,古已有之,唐开元文臣李周翰在《昭明文选五臣注》中对“人蓄油素,家怀铅笔”做如下注释:“油素,绢也,铅,粉笔也。”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云:“怀铅惭后进,投笔愿前驱。”

  至于炭笔,东晋时就已出现,炭笔画也在民间流传悠久。

  惜春道:“我屋中确无这类笔,但如是炭笔,可以后厨烧火未尽之木棍着灰代之。”

  贾珩:“……”

  这惜春还真是小孩子,这股较真儿劲,若他方才只是自我标榜,不是让人出丑?

  贾珩想了想,道:“那就让入画去后厨取了来。”

  惜春思量片刻,轻声道:“元时名画家王冕,以木棍在沙地画荷花,珩大哥如今以烧火木棍图绘肖像,也是一桩文雅之事。”

  贾珩道:“可不敢比古人。”

  对面的妙玉,默默旁观兄妹二人借炭笔画画,那张神情高妙的清冷玉容上,有着几分幽幽莫名之意。

  琴棋书画,她无一不通,倒也不知这位武将出身的珩大爷,是不是附庸风雅了。

  贾珩端起茶盅,看向目光清冷,不以为然的妙玉。

  妙玉的孤傲自是有资本的,这等仕宦之家的千金小姐,才艺非后世佛媛可比。

  不多时,入画拿着几个长短不一的炭火棍,贾珩点了点头,道:“再取一摞纸来。”

  他许久没有,多备一些纸张,预防手生画废。

  惜春另外一个丫鬟,彩屏从书房之中拿过纸张,递将过来,放在桌子上。

  入画则端起烛台,近前照着亮。

  贾珩摞成一摞,在桌子上铺展开来,手中拿着木棍儿,沉吟了下,抬眸看向惜春以及妙玉,在一大一小两双或好奇期待,或清冽漠然的目光下,端详了有一会儿,开始勾勒线条,凝神作画。

  纸张很薄,容易被戳破,力度需轻,而炭灰很难涂抹,最好是一气呵成。

  贾珩想了想,终究先画起了妙玉。

  只因其人衣衫简素,头饰较少,线条不会太繁杂、绵密。

  伴随着轻轻的沙沙声,黑色线条落于洁白纸张上。

  随着时间流逝,渐渐现出一个头戴妙常冠,面容清冷,身姿窈窕的女尼。

  寥寥几笔,眉眼、五官,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妙玉玉容幽冷,凝眸看着那图画,芳心渐渐涌出几分羞恼,手中捏着的佛珠的骨节都微微泛白。

  这人怎么能将她绘于纸上?

  绘画多言成竹在胸,这般纤毫毕现,神态宛然……

  不过见着容色清绝的图影,心头不由为之怦然,目光却似抽不离了一些,怎么能这般像?

  至于惜春同样在一旁看得入神,喃喃道:“技法比之寻常肖像画,的确别出心裁。”

  贾珩这会儿,也停了最后一笔,澹然道:“如论单纯像不像,纵然五城兵马司画影图形的海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