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65章 舆论战场也攻防_南宋风烟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调军岭的血洗事件是金军刻意的分化与阻拦,金军选准了时机——这种时刻,分化杨鞍林阡最重要,金军中诸如黄掴等人,也必然会在裴渊国安用等偏激者的身边播散谣言,阻止杨鞍被盟军重新接受。

  “和谣言的仗最难打”,吟儿曾如是说,因为对情报真伪的探查远远慢过扩散,因为谣言是针对着人心的破绽见缝插针,无空穴怎会来风。

  “吟儿,既谣言扎根在心里,扎进去了也要拔出来。”他也曾对吟儿讲,就像在穆陵关为她做的一样,不必找谣言的源头,而找那些传播者封口,再把完整的真相以尽快速度贯彻,这,就是林阡派海逐浪去调军岭处的最大目的。

  毕竟,负伤在身的逐浪一人,不可能对战事的胜负起到关键作用,一切还得靠国安用他们自己,但至少,逐浪此行能够安定军心。

  当海逐浪去对国安用澄清真相,林阡亦告诉在身边养伤的裴渊:“你们都有所误解,山东之战,杨鞍未曾想过会这般走向。如今局势,都和他初衷相悖。”

  杨鞍初衷,是解救这个被林阡毒害的红袄寨,希冀腊月廿九独立于盟军之后,即刻先与金军合力驱逐走盟军,继而以月观峰为界与金军对峙。如果依循杨鞍的最初目的,叛变翌日他一定会向山东全境宣扬出盟军不可信,众兄弟理应都跟着我杨鞍反金,不再去被盟军同化、利用云云。如此,国安用等人必然也都向着他靠拢,彭义斌石珪当然也必须回归向他。甚至刘二祖郝定。

  但很明显的是,杨鞍除了私下对刘全抱怨过之外,再没有向任何人诋毁过林阡半句。不仅后期没诋毁过林阡,从来都没诋毁过。否则,帅帐相杀那晚,杨鞍近身侍卫发现他是林阡时,怎还会那般迷惑、叫他盟王、面带期待或者愧疚?早该愤然群攻了吧。

  离间是双向的,谁都明白这道理。腊月廿九事件发生之后,林阡从济南回到泰安耽误了数日,对“杨鞍争权夺利”的谣传压制稍缓,如此,只是稍缓而已,谣传都那般深远,可见不压制会成怎样的猖獗;但关于“林阡变质”的谣言,本该反方向针对着杨鞍党去的,却为何没有分毫的流传?可想而知,杨鞍的压制更辛苦,更及时!

  由此也可见,杨鞍甚至在叛变之前都还对林阡存着希冀,不愿意过分伤害他的声名……更说明了,杨鞍很可能是想等林阡从济南回来再对质的,杨鞍虽然轻信黄掴还是给林阡留了一丝转圜,但是部下们先毒害了杨宋贤,他才不得不走这步棋……

  所以,杨鞍叛变前一直没说这个实质的叛变理由;至于叛变之后,这个理由是杨鞍挽回人心的最佳形式,但他依然半次都没有说,显然因为翌日金军就撕毁了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