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阳贤王_江山国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起洛阳城城内的宜人坊,洛阳百姓无人不知,这里是昔日齐王杨暕的府邸。本文由……

  当初杨广还是很疼爱杨暕,将都城从西京迁至东都时,杨广打算将宜人坊四百多亩地全赐给儿子作为齐王府府宅,后多问了建造东都城的宇文恺一句话,此坊何名?

  宇文恺老实地回答宜人坊。杨广听了道,既号宜人,奈何无人。于是只将宜人坊划了一半作为齐王府,另一半则是与百姓**。

  后来隋朝灭亡,这齐王府,被王世充侄儿魏王王弘烈占据作为府邸。王世充灭后,杨暕回到东都,李重九将这齐王府还给这位大舅子。现在这齐王府,早已是改名为渔阳王王府。杨暕与他妻妾都住在这里。

  洛阳围城已是有两个月了,但对于杨暕来说,他最关心的并非是围城之事,他现在每日专注的事情,就是作为秘书省秘书监,为前朝修史的事情。

  从父亲那继承了喜好排场,做事高调这一传统杨暕来说,修史自被他一接手,就弄得沸沸扬扬。仅仅是洛阳城内有名望的大儒,学者,朝廷旧吏就请了上百人之多,至于抄录的书者,校对的校书郎更是找了五百人之多,一律待遇优厚,在洛阳宫集贤书院内编史。

  听闻杨暕如此慷慨,那些因为战乱失业在家,无事可做的儒生,都是奔走相庆,感谢杨暕给了他们这口饭吃的机会。

  杨暕没费多少气力,就找齐了作史的官吏,一并行进修史。不过杨暕刚刚开始修史,唐军就开始围城了。

  这是唐军第二度包围洛阳城。杨暕见在自己下面做事的儒生都是十分恐惧,问了情由才知道。原来洛阳城已是经历过第三次围城了。第一次围城,是李密的瓦岗军围城。那一次苦得是洛阳城低层百姓,满城内饿殍遍地,人竞相食。

  第二次围城则是去年李世民围困王世充,那一次围城足足半年之久。洛阳城人口已是大不如第一次围城时了,到了这时最后解围时城内百姓几乎死绝,到了最后连城内士族,官员都开始饿死。郑国堂堂尚书居然也落到饿死城中的下场。

  那一次围城洛阳城人口锐减至只有三千户,活下来的也是不成人形,而杨暕知道在李密围东都前。洛阳的人口可是近三十万户。

  一战凋零如此,杨暕虽是身为渔阳王,自己不用担心,但是也不免为手下这些官吏们担忧起来。何况这城里还有两三万户百姓,除了士卒,官吏的家眷,还有不少支持赵国的士族,以及根本无力迁徙逃亡的平民百姓。

  身为在洛阳居住多年杨暕,觉得自己有必要阻止这一幕生。当下找洛阳府牧守薛万述商量。

  薛万述见杨暕时,对此倒是十分乐观。他让杨暕尽管放心,他们一直预备着李唐对洛阳城的围城之战,所以不仅提前疏散了部分百姓。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