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饱暖之思_无论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的模样。

  这些都是为了亲自来这里挖矿啊。

  按着计划,船上有各种挖矿工具,木匠石匠也带上了,上岸之后,先修筑简单的木质长栈道,然后就是修简易港口屋,依山靠墙,免得被台风一卷就走。

  再是路,虽然只有八公里,但要在这几乎原始的地区开辟道路,大家也要抓紧时间。

  林钟期没有管理才能,但这些船夫都是跑过渤海线,家里都被打点好的,希银大佬非常看重这座银矿,所以他们的家人都被带进如今扩建的辽东城里,衣食供给富足,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免和希银老大的后顾之忧。

  再者,这里的偏僻荒凉,船夫工人们语言不通,补给船一月才来一次,想跑也没处跑去。

  于是他就从风浪还算平静的四五月出发,越过了这个时间只有二级海况的黄海,到米的海浪,古代船勉强应付的来,再加上沿着海岸线,见势不对就避浪。

  说到底,黄海虽然不如地中海那风平浪静好渡日,但只要不搞什么横穿,苟着过来,还是勉强能够生活的。

  林钟期就这样,无聊地在扶桑待了大半年,他还降服了周围的一只土著部落——这只部落开始想要袭击他们,结果这些拿石头木棒的瘦弱人口岂是装备精良的船员对手?更何况希银极有先见之明地在船上放了几个捕奴、咳,是招揽少民的能手,一番暴锤后,再给他们吃点大米,便让全成了希银的手下。

  于是在经过一番鲁宾逊那样的开辟田地,捕鱼打猎后,做好准备的他们就开始挖掘银山。

  这是少见的富矿,修出水车,借水力碾碎矿石,再用灰吹法,将经过挑选的矿石砸碎的放入炉子,覆盖木厚木碳,烧上两日,等烧碳和矿烧成一团,这这石矿团放入溶化后的铅水炉里,再进一步熔炼成银铅合金。

  最后用焦炭,把银铅合金再熔炼一次,出来的便是银。

  这种吹灰法是后世改良过的,产量远比古代的办法高,加上希银不断运来的焦炭,所以,半年下来,林钟期差不多积累了十六吨白银,就等希银大佬用船运回去了。

  按大佬的说法是,五月之后,夏秋的黄海不好惹,等到冬季风浪小了,再一起运回不迟,他已经给女神上过密信了,到时可以把银直接运到渤海郡港口,产值都算他们这队的。

  林钟期叹服希银老大的算无遗策,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公元312年,是几乎可以说是北方爆发的一年,虽然在魏瑾夺得北方时,周围的势力都知道她治理地盘的能力高超,但却是真的没想到能高到如此地步。

  不过一年的时间,整个幽州的变化,可以说天翻地覆。

  大量隐藏在士族坞主治下的僮仆逃亡,变成了在编户口,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税赋暴涨,商业与农事都开始了盛世一样的复苏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