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五章_天生富贵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他睡着了。

  犹豫半晌,掀开被单,厉琰伸出手,悬在半空迟疑许久,慢慢落下,恰好搭在骆白的指尖上。

  从指尖处,似乎有股温暖逐渐蔓延开,没那么寒冷了。

  厉琰闭上眼睛,终于睡得着了。

  第二天大清早,骆白领着厉琰先去西岭村的果园,两人搭乘小三轮,沿途可见西岭村大片农田。

  “土地肥沃、富饶而且宽广,现在经济水平还算可以,但要是未来十年内还保持这种经济水平就属于落后了。”

  厉琰:“所以你想通过成立合作社,帮助西岭村的农业革新?”

  骆白:“理由之一。”

  厉琰:“成立了吗?”

  骆白:“申请容易通过,可是要维持和发展还差很多。”

  他将自己的计划一一叙说,包括目前正进行到资金投入以及加盟这一步。接着问道:“你觉得西岭村首个提出家庭农场会不会被打成地主圈地?”

  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基础,也是走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道路。

  国外现代化农业发达国家基本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但在华国,直到2012年才开始提出这个概念,13年进行推广。

  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依旧很多人搞不清楚,甚至误认为是地主圈地行为。

  事实上,早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大量承包土地的时候就已经具有家庭农场的规模,不过后来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土地流转加快,农场变得细碎化、僵硬化,受阻较多。

  厉琰:“不会。趁现在村落还未被城市工业化冲击,但农民不具备充足的流动资金支付租金。”

  骆白若有所思:“是个问题。”

  两人漫步于果园中,而这座果园承包两座山头,以沼气为纽带,初步具备生态果园的基础模型。

  这也是骆白特意选择此处为观光地的原因,他也想来看看这座果园。

  果园主人是少数具备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的村民,果树行间还种植着喂养牲畜的草料。

  山顶上盖着两间土砖房,干净清新,而在山脚下还有个采摘园,仅供过路者自己采摘挑选然后付钱。

  跟后世的家庭农场模型很相似,只是重心偏向于种植而不是娱乐为主。

  当然这也跟现在经济市场有关,人们的观念里,农业相关者皆是面朝黄土辛苦耕耘,。

  而城市化才刚开始,人们也没有被城市钢筋铁骨的冷漠刺痛,进而选择回归自然。

  所以,农场的娱乐化不到该成熟的时机。

  骆白来此的目的当然不简单,他是为了生意。

  果园主人不太愿意加入合作社,毕竟他看不到有利于自己的好处,反而前期需要付出资金扶持合作社的壮大。

  另外,果园主人也有自己成熟的市场,从采摘请来的工人市场到加工厂,以及贩售市场,形成一条颇为稳固不易断裂的贸易链。

  所以,他拒绝合作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