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八、隔墙有耳(完)_玄天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咱们再听几出戏,如何?”

  皇太后笑道,“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就是,不必再问我了。”

  一时间琴箫声复又响起来,升平署的太监来报,“启禀万岁爷,供奉选了《思凡》一出。”

  皇帝是知道戏的,听到这位角儿选了《思凡》,颇来了兴致,“这《思凡》可不是等闲人可以唱的!他倒是胆子大,竟然敢唱这个!”

  皇帝叫这位苏州来的角儿马上装扮起来,就等着看了,《思凡》一折出自《孽海记》,讲的是尼姑思凡下山的故事,这下山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又要唱念做打又要底气悠长不能够因为摆弄身段影响了气息,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剧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剧则着重在身段功夫,涵盖了闺门旦及贴旦的领域,一般以贴旦应工,必须要有闺门旦的含蓄。故此也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俗话。

  而且另外还有一个,这戏码是连个搭把手搭档都没有的,唱戏的人都知道,一群人在舞台上唱戏,若是自己个水平稍微次一些,一起搭戏的角儿还能稍微弥补弥补,不要小看了这些配角,若是得了他们的衬托,只怕是不得了的出彩。

  可《思凡》、《夜奔》这一些戏,都是独戏,没人陪着你,只有一个人在上头唱念做打,无人帮衬,全靠自己个的能力,这就是十分考校个人的水平了,所以皇帝听说是要演这一出,来了兴致,“宫中许久没有演过这出戏了,今个倒是好,能瞧一瞧。”

  皇贵妃笑道,“也不知道这位供奉如何,别在万岁爷面前露马脚就好了,万岁爷可是听戏的行家,若是唱的不好,可是逃不过万岁爷的法眼。”

  升平署的太监没吱声,下去传旨了,不一会,戏台上都预备妥当,梆子响起,一位穿着水田衣尼姑模样的青衣款款走了出来,先是念白:“削发为尼实可怜,禅灯一盏伴奴眠。光阴易过催人老,辜负青春美少年。”

  声调婉转,语气幽微,别的听不出来什么,但这一句念白,的确是十分婉约别致,带着一丝南方的水乡味道,李玉微微抬起头,观察着皇帝的神色,皇帝满意点点头,显然是颇为喜欢。

  后头就是正经的唱词了,第一段就是最有名的山坡羊:

  “小尼姑年方二八,

  正青春,被师傅削了头发。

  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

  见几个子弟游戏在山门下。”

  思凡,可不算是什么正经戏,讲的是小尼姑触动凡心,这才想着要逃下山出家还俗,所以唱词和身段,都不免有些逾矩,皇帝自然是满不在乎的,皇太后也是见多识广,可几位嫔妃就是没有那么放肆了,尤其是豫妃,一边念着闭着眼念叨“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一边又是忍不住要瞪大了眼睛,舍不得错过这么好的戏,要看看这位小尼姑日后到底是怎么一个结局。

  小尼姑思凡够了,终于有了行动,她决定要逃脱现在这个枷锁,重新回到山下那个充满各种色彩的红尘之中。

  ------题外话------

  月票投一下,谢谢。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