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韩国之辩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毕竟现在楼昌所在的赵国是史上最强的赵国,而韩国则是史上最弱的韩国,赵国如今的疆域是韩国的十倍以上,人口是韩国的五六倍之多,当然不把韩国放在眼里。

  持这种意见的,也不只有楼昌一个。

  赵丹的叔叔平阳君赵豹也说道:“今之韩国,地不过百里,城不过二十,已非雄国,乃秦之附庸尔。韩王然恐秦已甚,若秦王令其出兵攻赵,韩王然或能允之。但若大王令其出兵攻秦,则此事难为矣。”

  说起来韩国也是惨,堂堂战国七雄之一,如今却被打得只能够苟延残喘,在秦国雄威之下瑟瑟发抖,所以赵豹也不看好韩国能够出兵援赵。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不同意见的。

  一开始的时候,虞信淡定的坐在一旁,原本并不打算开口。

  因为虞信和楼昌、赵豹虽然政见派别不同,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却颇为一致。

  韩国现在不就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国,关注他有什么用嘛。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虞信突然发现赵丹一直很平静的坐在那里,对于两名大臣的话不置可否。

  虞信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一刻,虞信突然开口了:“大王,以臣之见,此事或可为之。”

  虞信话音一落,大殿之中三人的目光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虞信咳嗽一声,不紧不慢的说道:“诚如平阳君与大夫所言,韩国者,不过小国寡民尔。然韩国虽小,韩军却不可轻视。若非以韩军之勇,韩国又何以独挡强秦数年也?故以臣之见,此事可行之。”

  虞信这一番话说出来,楼昌的心里就有些不爽了。当即楼昌便开口对着虞信说道:“虞卿此言,谬也。今野王城中尚有数万秦军,野王距新郑不过百里,旦夕可至,如利剑悬于韩国之颈。那韩王不过寡断惧秦之辈,又何敢出兵?”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出动了六十万大军,但是这六十万大军并不是全部都集中在长平前线的。

  就如同赵军要分兵把守百里石长城防线这条后路一样,秦军同样也需要守住自己的后路,以防长平前线的秦军后路被断。

  由于地理的原因,长平前线秦军的后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南北走向的太行陉南侧出口的附近的一大一小两座城池,陉城(小)和野王城(大)。

  这两座城池对于整个长平战局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在五年前秦军对韩国发动全面攻势的时候,主攻方向就是陉城和野王城。

  正是因为这两座城池的沦陷,韩国本土和上党郡之间的联系才完全被切断,韩王才不得不下令上党郡军民投降,然后才有了冯亭降赵,秦赵开战的故事。

  而且这两座城池距离赵国开战时的盟友魏国国境不过只有几天的路程,一旦魏国出兵包围并攻克陉城和野王城,那么长平前线的秦国大军就要被包了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