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一郡换一国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暂停了伐齐大业,亲自率领燕国军队和赵军会合,组成燕赵联军和秦军对战。

  结果乐毅确实不愧是乐毅,在他的英明指挥下燕赵联军将秦军团团围困在林下,眼看秦国远征军就要全军覆没。

  无奈之下秦王稷和当时的秦相穰侯魏冉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总算是让乐毅放了秦军一条生路,让秦军灰溜溜的回到了秦国。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兵困于林下”。

  这件事情对秦国君臣造成了很大的震撼,让秦王稷和魏冉意识到了燕赵联军的强大,又有乐毅这种不世出名将的指挥,即便是强大的秦国也难以抗衡。

  于是秦王稷和魏冉商议之后决定先不碰赵国这个硬骨头,找根软骨头啃啃。

  这一不碰就是十五年,直到十六年后秦国把楚、韩、魏吞得差不多了,又有了华阳之战的铺垫,秦赵两国才从阏与之战开始进入真正的战争对抗时期。

  而在当时,那个被秦国锁定的软骨头,就是将宋国三郡吞下来的魏国。

  而秦国想要从魏国拿到的好处,则是宋国三郡之中的陶郡。

  和燕赵联军相比,已经不复当年天下霸主之威的魏国显然是一个更好欺负的对象。

  事实也证明了秦王稷的判断,由于魏国并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援手,而且消化宋国故地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当时的魏国国君魏昭王考虑再三之后,将陶郡让给了秦国。

  如此一来,宋国三郡之中魏国就得到了大宋郡和方于郡,而秦国则得到了陶郡。

  考虑到这三郡在五国伐齐之前原本并不属于魏国或者秦国,所以秦魏两国对于这个结果都表示满意。

  这就是陶郡之所以成为秦国飞地的由来。

  所以陶郡这块地方,在短短几年间从宋国土地变成齐国土地,然后又变成魏国土地,最后再变成秦国土地,估计当时陶郡的子民们心中也是比较崩溃的:“我是谁?我到底哪国的?”

  陶郡这个地方,无论是对于秦国还是魏国,地位都很不一般。

  陶郡之所以得名,乃是因为这个郡之中最富庶的城市——陶丘(又称陶邑、陶城)。

  陶丘位于济水南岸,距离位于济水北岸的魏国首都大梁城不过百里,从陶城出发度过睢水南下直至鸿沟,便是楚国未来的都城陈城。

  而从陶丘沿着济水穿过大野泽东进,既可以攻击此刻赵国控制下的阳晋、高唐等城市,也可以进攻齐国五都中的平陆城。

  总言而之,陶郡的地理位置从军事的角度来说,简直是太优秀了。

  有了陶郡,秦国不但能够成功的将魏国的疆土分成两半,而且在东方还有了一个威慑各国的前进据点。

  除了军事之外,陶郡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经济。

  宋国向来重商,而陶郡的经济又是宋国三郡之中较为发达的一个,陶郡的富庶可以说是天下皆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