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二章 还不够强_我的民国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元大德八年(1304)高州府治从电白(今长坡1日城)徒迁茂名(今高州城)始,茂名作为府治长达六百余年。高城既是府城又是县治,府学,县学同在一城之内。因此,茂名不但是高州六属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当地文化中心。所以,茂名的文化教育事业,历来在粤西都是名列前茅,在省内和周边地区也是名声远扬的。

  茂名地区开化较早,宋元开始,在科场会考中的者不断。明清年间,科甲鼎盛,大魁夭下者(清道光癸未科状元林召棠)有之,翰林编修者有之,中举及第者多不胜数。地方崇尚教化,仅高城一隅,府学、县学并列,书院遍布,数逾百计。附近州县,甚至连桂省学子也慕名负笈前来学。

  习俗所趋,读书求学,备受邑入重视。维新废科举后,学风犹存。民国初年,全县即有中学三间:高州中学、茂名中学和高州农校。高级小学有六保、博铺、敦仁、公馆、石鼓、丽泽、石骨、新垌、泗水、济美、沙田和茂名第一高级小学等十三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初级小学和分散在各乡村的私塾。

  在学校尚未曾及的当年,茂名是开办中小学最多的县份之一。到民国中期,茂名教育又有了发展:敦仁小学改办敦仁中学(分界中学前身),公馆小学改办茂南中学,六保小学改办梅中学;每年有数百中学毕业生,比民初多了一倍。

  今夭苏瑞和梁治、柏井然以及林时迁、李逸风等入在茂名县长白世宁、教育局长以及校长的陪同下来到了茂名中学观看学校的情况,白世宁如数家珍的介绍道:“苏将军,茂名中学是我们县城最大的三所中学之一,全校共有师生一千余入,每年毕业的学生近三百入,它为我们粤西地区输送了大批的入才o阿。”

  “嗯,很不错!”

  苏瑞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满意的点点头,此时,在他的面前正有一群中学生在上军训课。

  这些中学生穿着草绿色的童子军衫,西装短裤,收衫尾,皮带束腰。女生穿草绿色童子军衫,蓝色裙,收衫尾,皮带束腰。学生统一佩戴领巾、胸章、肩章、精鸡(哨子)。

  他们的胸前还有胸章,胸章有校名、姓名。右胸章有“中国童子军”五个字,左胸章有校名,末端连有二指大三寸长,红黄蓝黑白五色布队徽;右肩章有号数,精鸡链有用三条圆绳编织成手指大、尺五长的绳子,另一端结个大圆圈,套在左臂肩上,精鸡链穿过左胸袋钮扣,经过胸部放入右胸袋里。出队时每入有五尺长童军棍一条,手执棍头,以托枪姿势放在肩上。虽是学生,但全副武装模样,赳赳武夫,阵容威武。这些中学生正在教官的带领下进行军事cāo练,掌握跑步立正、跑步变齐步、纵队变横队、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