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追赶(二)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0度的概念,原本他只能东南偏东一些或者东南偏南一些来表述,现在甚至能模模糊糊的建立起了用角度来描述行军方向的概念。让他从0一口气数到360,张应宸已经能办得到。问题是说359度的时候,张应宸会在脑子里面先顺时针的大概估算,没办法直接从0度逆时针的想出一度来。

  作为辨别方向的天才,张应宸可以很轻松的在脑子里回忆、构建出一副画面。现在张应宸突然明白了,对他而言,这幅画面太过于真实,太过于生动。张应宸作为参谋长,首先要做到的是在脑海中构架出一个十分简单的模型,没有立体,只是简单的平面。先不用管一切地形地貌,行军作战完全简化到了一个由线条以及运动的点组成的模型。

  确立了这么简单的模型之后,张应宸算是豁然开朗。原本困扰他的东西现在都变得无比简单,是张应宸把事情想的太复杂化。不管我军还是敌军如何的运动,一切运动在这图上都是有一个原点。张应宸发现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对原点的认知。

  周围的参谋们却是远远比不上张应宸的天份,让他们在脑中构架一个运动的画面已经非常困难,更别说从繁入简。听了一阵张应宸的心得,参谋们似懂非懂。而且张应宸的感悟对他们来说并无实用之处,工作紧要,大伙又各自回去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啃着竹签继续试图解决问题了。

  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最终发到各个部队之后,各部队也觉得头痛起来。作战计划挺详细,从哪里出发,走什么道路,甚至按照什么步点行军,行军速度,这一切都在作战计划中体现出来。

  韦泽对部队恶补文化知识,重点之一就是简体字,白话文。文言文的要点是几乎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学文言文的要点是要懂得把这些意思给合理的组织起来。白话文就更加规范,韦泽认为白话文就是工具,按照主谓宾从的模式,把一系列意义明确的名词串联起来,指出了详细完成的步骤。从文学性上看,韦泽的这做法毫无精妙之处。与微言大义,什么栩栩如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但是韦泽倒是颇为骄傲的认为,这才是他所要创造的新世界的基础。在识字率不到一成的太平军中,韦泽要让每个人都能都会写。通过掌握文字这个工具,能读懂会写*命令,能够靠文字来实现交流,这就是跨时代的进步。

  两个月时间当然无法完成韦泽的宏伟蓝图,至少一小部分掌握了300到500字的指挥官们总算是开始接近韦泽的标准。读完了参谋部费劲心力写出的作战计划,下面的军官们开始挠头了。

  行军的道路靠的是引导的模式,各部队都有专门的行军引导人员。指挥员们很多还看不懂地图,地图比较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