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入局与出局(十)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应的寺庙的位置上添加上。

  光这名面上的东西,第二排的农民所在的位置上顷刻就没剩多少竖线,而地主、官府、寺庙,收益就大大增加了。

  如果单纯这样比,还并不算显眼。第一位没有给地主、官府、寺庙上缴收益的农民和第二位给地主、官府、寺庙上缴了收益的农民,两者之间竖线的巨大差距是那么的明显。以至于当干部向大家提出“你们的收益都被谁拿走了?”的时候,农民们再没了最初参加会议时候那种逛庙会的轻松。人人脸色难看。原来,他们辛辛苦苦一年,最后自己留下的连三成都没有啊!

  “诸位乡亲父老,我们光复都督府是收税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把光复都督府的三成税给抹掉。大家再看看!”干部说完,就擦掉了第一排的农民身后的三成税。即便如此,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的差距依旧是触目惊心。

  干部扫视了一圈“诸位乡亲父老,我们既然是算账,这么点帐根本没有算完。咱们接着算买农具,接着算卖粮食,接着算大伙借债的帐。”

  这都是经历过社会调查的内容,干部拿出了地方上以前的木质农具以及熟铁农具,又拿出了现在光复都督府的农业供销社提供的新式农具。

  真的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农具上天差地别的品质,以及相差极大的价格再加到了计算中去,一进一出,两个农民之后的竖线差距更大起来。

  佛山的高利贷也被拿了出来。为了置办农具,还有别的生活用品,大家得经常借贷,这些内容被扩展开来,第一排的农民收入减少的有限,而第二排的农民收入飞速减少。

  基本账目算完之后,第一排的农民大概还有四成左右的收益留在手中。第二排的农民收入只剩下了可怜巴巴的不到两成。

  干部也累的不行,他咕嘟嘟喝了几口水,才放下茶杯问道:“诸位乡亲父老,这个帐我算的有问题没有。若是算错了,大伙请说说!”

  前来参加会议的百姓中间已经开始激动起来,各种以佛山本地方言开始的讨论,叫嚷,乃至喊叫让会议场成了一个大蜂窝。男人在说,女人在说,老人在说。这真的是人多口杂,所有声音混在一起,让原本对粤语就不了解的李玉昌和祁玉昌更听不明白百姓在说什么。

  不过此时已经不用再听明白了,这两个人已经明白了百姓们的心情。不要说普通百姓,光看了那简单无比的竖线的比例,祁玉昌这样藏书家出身的人都知道这世道到底有多么的不公平。百姓们一年到头辛苦所得竟然是他们劳动收入很小的一部分。徽商出身的李玉昌更知道世事辛苦,官府巧立名目的横征暴敛比光复干部所讲的还要多出去很多。

  原本会场里头还有几个看着大概像是地主出身的人,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