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十)有人说坏话了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邱宝仁给他带来的,则是一个坏消息。

  自《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后,双方就开始交换战俘,中方交还日本海军官兵112人,日方交还中国6军官兵1o46人,其中就有叶志叶大人。

  为了不影响太后万寿庆典,朝廷一开始只是把他收押了起来,并没有明确作出处分决定,可这太后生日一过完,就有言官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找他的麻烦了。

  关于叶志,孙纲多少知道关于他的一些事,他早年也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作战时身先士卒,甚至有个“叶大呆子”的外号,可后来几十年来的太平日子和荣华富贵,年轻时的向上朝气早已灰飞烟灭,牙山一仗,他对日本6军近乎恐怖的战斗力有了感性认识,结果成了惊弓之鸟。再加上朝廷举措失当,居然任用已经打了败仗的他做全军统帅,让其他将领大为不满,以致上下离心,平壤一战,他能想到的就是快点跑回中国,但偏偏老天不照顾,让他落到了日本人手中,现在他终于达到回国目的了,可等待他的,除了拦颈一刀,恐怕也没有别的了。

  如果说叶志是罪有应得,那么对卫汝贵的处分,在孙纲看来就有些不分青红皂白了。

  平壤之战率先在城外大同江南岸的船桥里桥头堡一带打响,日军大岛义昌混成旅团先起攻击,驻守该处的淮军骁将马玉昆率领所部拼死还击,大同江北岸的中国炮兵也纷纷开炮助战,天明时,江北岸的盛军统帅总兵卫汝贵身先士卒,亲率数百名士兵渡过大同江,到南岸支援马玉昆部战斗,在巩固阵地之余,还积极向日军动反击,连夺日方2道战壕,血战至下午2时3o分,日军被迫撤离战场,此役,22oo余名中国6军军人面对36oo余名日军,无一人退缩,英勇作战,毙伤日军43o余人,取得了光辉的战绩。可这样一员勇将,竟被那些清流言官参劾没有劝阻叶志的行为而获罪被斩!听到这个消息,简直让孙纲郁闷得要死。

  卫汝贵的盛军军纪是有问题,在朝鲜好象还抢掠过老百姓,可毕竟他们也和日本人血战过的,这种处分未免太重了吧?

  可更让海军将士疑惧不安的,是这帮人又把矛头对准丁汝昌了。

  早在刚开战时,清流们针对丁汝昌的指责就很多,对他布设水雷巩固威海防务说成“鼠不前,意存观望,纵敌玩寇”(这个“玩”字曾让孙纲愣了好久,也不知是哪位翰林学士这么会用词),深受清流领袖翁师傅影响的光绪皇帝不明所以,对此极为恼怒,在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出海巡敌未遇后竟然让李鸿章立刻调查丁汝昌“有无畏葸纵敌情事”,如有则应尽快撤换。如果不是关键时刻慈禧太后过问了此事,丁汝昌弄不好就得走人了。

  翁师傅玩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