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百四十七)“飞剪式舰首”和150毫米迫击炮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昌”号装甲巡洋舰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设计,是因为“飞剪式舰”相对于“垂直舰”和“倾斜舰”,抗沉性和稳定性更好,而且还可以获得更高的航。

  相比起“垂直舰”和“倾斜舰”,“飞剪式舰”因为舰体积较大,因而拥有较大的浮力储备,且由于舰外飘的角度随干弦的升高而不断变大,所以在舰没入水中时,浮力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舰只“埋”的问题,提高舰艇的抗沉性能和在高海况下的纵向稳定性。

  高航的特点在“飞剪式舰”这个名称上更能体现出来。“飞剪式舰”的设计其实与后世的“小水线低阻船体线型”的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配合外飘的舰与干舷,使舰船在高航行时也不会有严重的上浪,因此保证了舰船的动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转换为高航。

  “因此等船似长而尖削之曲刃剪刀,在海上可劈浪前行,减小波浪阻力,故曰飞剪式,”孙纲身边的江穆齐给他介绍道,“昔日西国之远洋帆船皆用此等舰,与海上劈波斩浪,飞驰如电。即以其利于高航行之故也。我之技师欲使此舰利于奔驰外洋,追袭敌舰,故用此等船式,德人技师亦深许之。”为7ooo余吨,但看上去可不止啊。”孙纲说道,

  “是,此舰全长为1o5米,宽16米,吃水为米,因采用此等舰,加长了甲板长度,干弦侧面积亦有所增大。因而吨位虽小,但是船体却显得大很多,几于大舰无异,”江穆齐说道,“因为受弹面积增大,海战中被敌炮命中之概率能大些,但该舰主要用于远洋作战,高行进时中弹概率当有所降低,即以其长补其短之意。”

  孙纲听了他的解释,点了点头。

  因为战舰的作战功能和作战思想的不同。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中国战舰的设计,已经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

  象战列舰主要用于舰队主力决战,因此战列舰实际上就是一座能够移动的巨型海上炮台,只有在海上决战时才开赴战场,平时一般都呆在港口里,因此对于舰艇的适航性能及续航力地要求就要低一些,因而在中国的战列舰设计上,中国的造船技师们选择了价格比较低廉,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一些的垂直舰。

  而对于担负海上破交作战的大型装甲巡洋舰来说。战舰的适航性能必须要非常良好,而由于海上破交战的特性,使得装甲巡洋舰在大多数的时候,无需面对火力强大的战列舰,因此对于中弹毁伤的就相对放在了较为次要地地位,而且由于用于在海上追歼敌方袭击舰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对高航的需要,因此中国的造船技师们选择造价相对昂贵,制造工艺较为复杂的飞剪式舰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中国沿海军民曾经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