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九十四)“行政系统”的问题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最先被“减掉”的人一定是孙纲他们这些“临时工”。(本章由转载發佈)

  当时关于他们这些“临时银行职员”曾经有一个笑话来形容他们的处境,“起得比鸡还早(天不亮就得去作开业准备),干得比驴还多(主要的工作都是他们来完成),待遇比猪还差(这个都没法讲了),下班比小姐还晚(二十四小时营业)”,孙纲就是这么在银行干出来的。

  更要命的是,为了钻国家法律的空子,规避劳动保护法当中的干满一定年限就“转正”的条款,银行把他们这些人后来弄得连“临时工”也不是了,通通成了什么劳什子的“劳务派遣”,说白了就是从鬼都不知道的什么“劳务公司”把他们送到银行来“出劳务”的意思。

  自己还在银行工作,却莫明其妙的变成不是银行的员工了!

  终于,因为业务上的失误,孙纲被两手空空的“请”回了家。

  随后,郁闷得要死的他穿越到了1894年的清朝。

  让他想不到的是,在这个时代,也在生着和后世差不多的事。

  有的胥吏在衙门里干了一辈子,可能比任何人都熟悉衙门里的工作,可到死也不是“国家公务员”!

  孙纲现在不知道,后世的这些个“花样”,是不是都能够在大清朝找到“原型”。

  马文龙告诉孙纲。由于官员们普遍任期较短,所以清朝大多数地中高级官员并不熟悉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有清一代,关于公文的格式和传递都有极其复杂的规定,每一个衙门都有自己单独的一套簿籍,对中高级官员来说,他们根本不可能掌握这些规章制度,结果官员们别无选择,只能依靠年复一年的在此工作的胥吏,清朝大大小小各个衙门的工作。实际上都是经员司胥吏之手处理的。

  但问题是,这些胥吏根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而他们地手中又实际掌握着政府部门的工作,这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贪污受贿等现象的产生。

  象在一个小小地县城。当百姓在诉讼和缴税过程中与这些胥吏生关系时,胥吏就象百姓收取一定的“费用”以维持生计,而当胥吏索取没有了限制时,大规模的贿赂就开始了,因此清代的百姓可以说深受官府胥吏勒索之苦。

  清代从上到下贪污成风。不是没有原因的。

  马文龙在当胥吏期间见识到了官场地险恶和黑暗,他自小受儒学熏陶,有古君子之风,自然看不惯这些。所以没干几年就下来了。

  要是按后世的“标准”,马文龙简直可以说是个傻瓜。

  可在清代,象他这样的“傻瓜”还有是很多的。

  辞去胥吏之职后,因生计又见窘迫,马文龙想弃文从商,而他地妻子坚决不同意,自动承担起了家中的生活重担,让他安心读书,求取功名。

  马文龙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