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地下金库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一入连,华夏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此时的华夏共和国海军造舰局局长史司博士,正在仔细的阅读着观察员们从欧洲回来的关于日德兰大海战的信息。

  “双方不同的设计思想造成了战舰生存能力的差异,尤其在双方前卫舰队交战时的战列巡洋舰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观察及交战双方事后公布的一些情况看,德舰相对较厚的装甲也不能完全抵御英舰大口径穿甲弹的袭击。但德舰没有生一例因弹药因弹药库殉爆而造成的损失,这除了设计和舰体结构上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其它原因:

  第一,德舰主炮塔的弹药提升机安装的是双道防火门,并且和弹药库的防火门是联动的,正常使用时防火门只在弹药通过的瞬间开启,这样虽然使弹药的输送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一旦炮塔遭到敌舰炮弹直接命中并且引火灾的时候,火焰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很难扩散到别的地方,当然,此种设置仍然不能避免整个炮塔的失效。但却能够有效防止致命的弹药库殉爆,保证了整个战舰的安全,在此役中,德国战列巡洋舰“赛德利茨。号的第三座炮塔被毁却并未爆炸,即是很好的证明,而“赛德利茨,号也有了“不沉之舰,之誉;

  第二,德舰主炮所使用的射药一共分为两部分,即重量较重的主装药和重量较轻的前装药,其中主装药为黄铜弹筒盛装,可以有效提高射时的密封效果,而前装药采用丝织纤维包装,只在主炮进行远程射击时使用。其主装药的黄铜弹筒本以封闭火药气体为目的,生产成本较高且增加了火炮的复杂程度。但在此次海战中,黄铜弹筒却被证明能够大幅提高射药的防火性能。远比纤维药包包装的射药包的防火性能优异,可以在炮塔被击中并引火灾的时候给舰员以更多的损管施救措施。而且纵观开战以来德舰历次作战,多数情况都是使用主装药,前装药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因此海战中德跑出现无法控制的燃烧和爆炸的机会较小;

  第三,德舰舰员的操作规章制度较为完备,且相当精细,以主炮塔操作部分为例,在炮塔内部德人严格控制备用射药包的数量,严禁炮塔内部防火门无端处于开启状态,这样虽然降低了主炮的射度,但却提高了炮塔内部的整体安全性。另外,炮塔一旦被敌弹击中产生失火和爆炸,毁坏部位可以立即被隔绝,哪怕会牺牲掉部分舰员的性命。这种操作规章虽然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甚至可以说很残酷,但如果从整体考量,可以说是以一部分人生命为代价的牺牲保全了整艘战舰,毫无疑问是值得的;

  第四,英舰大口径穿甲弹由于装药不稳定及引信不可靠,在接触目标后即提前爆炸(我国海军战舰所用之苦味酸装药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