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中央航空学校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灾民,奈,学生之力实在微薄,仅救二百一十六名灾民。”

  言语之中蕴含一股自责之意。

  话音一出,全场寂静。

  所有人面露不可思议之色,班长李凡更是愣在原地。

  二百一十六。——余华听到对方的回答,猛然愣在原地,有些难以置信,仔细望向赵安元,对方脸上没有任何炫耀和虚伪之色,唯有实实在在的真诚。

  这,

  这,

  这,

  我们真是同龄人?

  格局之大,超乎想象。

  他救了徐锐兄妹,还是看在同为四川江油份上,赵安元呢?

  记忆之中,赵安元是上海人,家境富裕,与这些难民非亲非故,竟然购粮施粥,救济二百一十六人。

  这之间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余华能感受到身为富家子弟的赵安元,未有丝毫歧视和虚伪,行的是大丈夫之事,坦荡而真诚。

  一番话说出来,即便是余华,心中都生不出任何怀疑的念头。

  “先生未曾想到,赵生你竟有如此作为,有道是量力而行,你能救二百一十六名灾民已是惊天之举。”

  一听赵安元这番话,心有期待的级任先生罗文广顿时愣住,二百一十六名灾民的话语回荡于脑海,过了两秒,整个人忍不住夸赞:“赵生,你且细细道来施粥之事。”

  救济灾民!

  罗文广未曾想过,赵安生此番讲述归家收获并非享受天伦之乐,而是救济灾民。

  救了二百一十六人,这对于高等中学生而言,堪称惊天之举。

  “回先生,告诸位同学,腊二十九,安元住东城金鱼胡同,正逢大雪,同管家采购年货返家,遇到两名灾民倒在路旁,心有疑惑,怎年节期间还有难民,安元让管家救治两名灾民,后经询问得知,对方来自四川,今年逢大旱,逃荒来到北平,饿死冻死之数不知几何。”

  赵安元听闻,向着级任先生罗文广和四周同学问候,认真讲道:

  “安元不忍见此情景,四川乃我中华之省,同为我中华之同胞,同胞有难,理应支援,学生取了以往积蓄一百大洋,令管家购大米八百斤,红薯一千四百斤,大米一大洋十六斤,红薯一大洋二十八斤,让两名灾民回去联系同伴,搭棚施粥每日耗粮220斤,灾民花名册在册216人,然安元力量微薄,所购粮食仅剩一成,幸昨日政府人员到来接过施粥之事,主持救济灾民,安元这才放下。”

  话到最后,语气沉重。

  由赵安元亲手写下的花名册虽有216人,但他明白,按照灾民们的描述,此次四川饥荒不知有多少同胞死于饥饿。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理学一班教室内,一众学生听完赵安元讲述之内容,全都默不作声,脑海不由自主回想起这次寒假归家所做之事,心中暗暗对比,自觉自惭形秽。

  赵安元一人,就将整个班级比下去了。

  无人能比。

  “大善,大善!安元,你做的已经够了,先生替你高兴,你无愧于四中学生之名。”

  听完赵安元讲述施粥之事细节,级任先生罗文广心生感叹,看向赵安元的目光露出关怀之色,不再称呼赵生:“安元,你欲要考取哪所学校?”

  “回先生,安元不才,想要报考中央航空学校,矢志蓝天,愿以航空报国,日寇之所以强大,全因我们没有强大的空军,安元想要成为最优秀的飞行员。”赵安元面容庄重,直言透露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