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9章 造船(二)_明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跪求正版订阅!跪谢!

  看着这些船匠们一个个苦思冥想、近乎是不可思议的模样,李元庆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华夏有句俗话,叫做‘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对于~大海的狂热追求,在舰船方面,李元庆着实是下了不少功夫。

  在此时,大明官方的航海技术,实事求是的说,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之林。

  像是觉华岛水师的主力战船,一般,也就在二三十米长,吃水大概也就在五百石左右。

  这种战船,一般都会装配投石弩、投石炮之类,拥有一定的冷~兵器作战能力,但火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这种主力战船,觉华岛水师也没有几艘,尚不足一手之数。

  大部分的战船,都是普通的沙船规模,甚至,有很多都是沙船改造而来,长度一般在十几米到二十米之间,运载能力还算不错,但战斗力,也可以忽略不计……

  李元庆给出周传海这些船匠们的数字,五六十步长的战船,看似是很夸张,但事实上,在西方的先进航海国家,这样的战船,已经开始付诸实施。

  ------这就是传说中的风帆战列舰。

  当然,即便有领先这个世界五百年的阅历,李元庆却也没有自大到,一口就能吃下个大胖子,指望着这些船匠们,现在就能给他造出战列舰。

  已经来到大明六年了,对这个时代的行为准则,李元庆早已经摸得透透彻彻。

  这些船匠们,看似很卑微,但事实上,因为传承的问题,他们也是非常固执的一群人。

  简单一句话概括,‘传男不传女,传女不传婿’。

  每个人的手艺,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不知道费尽了多少力气、花费了多少代价才学来,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把这养家糊口的手艺,传给别人。

  当然,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大势,跟华夏的传统经济体制,也有着很大的原因。

  在西方,每当一项改革、发明问世,这就意味着,能换来一大笔、一大笔的银子,发家致富。

  但在华夏,即便有再多的发明,却也意味着,他们只能为帝王家族而服务……

  二百年了。

  郑和下西洋的辉煌早已经随风飘散,大明传说中的宝船,早已经化成了灰烬,加之这些原因纠结,大明的航海技术又怎的不落后?

  不过,事物都有相对性。

  在此时的大明,官方的航海技术的确已经跟不上潮流~~,但~,在东南,在福建,有一个家族,却是掌握着东亚最先进、甚至是不落后于世界顶尖水平的航海技术。

  那便是郑家。

  之前,在登莱,在大明水师老将沈有容的寿宴上,李元庆曾与郑家的老二、郑芝虎,有过一次短暂的会面。

  此时,郑家虽然已经独霸大明的东南沿海,垄断了对日本、对荷兰、以及对南洋的大部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