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术进步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这条宣传的战线,争夺民心的战线!

  至于什么时候要取得胜利,或者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是胜利,却没有直说,让他们三人自行衡量去了。

  若不是对王延兴的理政风格都很熟悉了,他们只怕是要生出一种错觉来:就好像,王延兴对这次北伐,其实并不是如何看重,所以,打得好不好,都无所谓似得。

  其实,他们的感觉也不算全错,因为王延兴现在最关心的,最关注的,还当真不在北伐之上。

  因为一场技术的爆发,突如其来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让他又惊又喜,竟然将北伐这等军国大事,都排到后面去了。

  第一个惊喜,是在儋州观察黎人纺纱织布的王忠堂,在造出了,能相当于五个黎人女子的纺纱机之后,又成功地将这纺纱机跟蒸汽机的动力接上了,现在,一台蒸汽纺纱机的产量相当于二十个黎人女子。

  这一下,可乐坏了各种植棉花的官庄。

  此前,因为王延兴大肆推广棉花的种植,以至于各地官庄种出来的棉花太多了,而儋州和崖州的棉纺织厂里的黎人女子人数不够多,那么多棉花堆过来,她们根本忙不过来……

  黎人女子可不是地里的棉花,一年就能长出一茬来。

  无奈之下,许多棉花只好直接被做成了棉被、或是充在夹衣内制成棉衣。

  蒸汽纺纱机一出来后,巨大的产能,那是有再多的棉花也能消化了!

  不多时,在崖州搞研究的王忠重也拿出了一个产品:飞梭。

  原来,王忠重跟王忠堂一直在争着,要在纺织机械上先搞出独到的发明来。

  可是,也是奇了怪了,当王忠堂在儋州总是能走在前头:

  比如,当王忠重好不容易能在一台纺纱机上,同时纺两根线时,王忠堂已经能同时纺三根了。

  王忠重知道之后,当然不服气,他想尽办法,终于提高到四根的时候,王忠堂却是达到了五根。

  看到王忠堂总是领先一步,气得王忠重准备下定决心将数字提高到六根……这时,却被告知,王忠堂在准备上蒸汽机了……

  王忠重可是连蒸汽机是啥模样都没亲眼见过,怎么能想到如何利用这蒸汽机?

  无奈之下,王忠重只得放弃了这场必输的竞赛。

  就在此时,他突然看到黎人女子在织布的时候,要将梭子一下一下地,用手来穿来穿去。

  而梭子穿行的速度,直接决定了织布的速度……即使如此,为何不能想一种能跑得飞快的梭子?

  也就在王忠堂将蒸汽机搞定的时候,王忠重也终于造出了一种装载滑轨之中的梭子,这种梭子上装有一个小轮子,而滑轨两端另外装有弹簧。

  借着这几个简单的设计,一个黎人女子,每天能织的布,翻了四倍!

  接下来,自然也是要想办法将蒸汽机跟这台织布机连上,这样,织布的量也许还能翻好几个倍吧。

  不过,织布机的动作比纺纱机要复杂一些,这要接蒸汽机的难度,可就要大了许多。

  至少,王忠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摸出一点头绪来。

  可这样的进步,已经足够让王延兴欣喜了。

  但是,这段时间以来,最大的欣喜,却还另有其事。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