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宏观经济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童继昌第一次听到国民经济几个字的时候,一头的雾水,全然不知这是什么玩意。

  听了卢延巡的介绍后,倒是有了个粗略的认识:这是一门大学问!

  只是,这门学问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左右呢?这却是卢延巡所解答不了的。

  可听了王延路的这番话之后,他知道了,原来,国民经济这门学问,是让国家如何累积财富而不伤民本的!

  听到这里,他对这门学问的好奇则是越进了一步。对王延路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牢牢地听进了心里。

  当然,就如王延路在开头所说那般,他尽量避免讲大道理,所以,还是以实例来讲演。

  “要讲国民经济,某要先从一个错误的认识开始讲起!”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有一个固执的观点:地上能产出的是一定的,一共就这么多东西,自然是官府的多了,留给民众的就少了……”

  “确实,如果是给定的一块地,给定你只能种大米,又限定你只能用眼前所用的工具,那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

  “但是,人是活的!某等为什么,要将这些原本就不存在的限制,强加在自己的身上呢?”

  “就比如,同样是种地,某用上好的铁犁头,能深翻土地;某能培植绿肥,让土地肥力增加……这多管齐下之下,这地里的产出,难道还会是一定吗?”

  “再以铁作为例,此前,泉州铁作每月铁料不过几百斤,现在,泉州铁作每天的铁料,也要上万斤了,这产出,还是一定的吗?”

  “所以,国民经济的,第一要素,是如何提高所产!”

  “在一样的时间内,用一样的人力,获得更高的产出!”

  众人齐齐地一阵点头,招讨使在泉州发家,建官庄、兴铁作,正是他的得意之作!现在,招讨使能坐拥数十州,这些办法,可是最初的基础!

  原来如此!

  然而,话却还没说完!

  “如果说人们的第一个错误的认识是地恒产的话,那么第二个错误认识,便是无视了流通的作用!”

  “许多人,一听到商人,便觉得,商者,买低卖高,赚取差价,损人利己!”

  “却不知道,货品的流通,正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二个要素!”

  “占城之道,一年三熟,以一人之力,可饱十人之腹!儋州之棉,可代丝、麻,以一人之力可以暖十人之身!”

  “占城、儋州各发挥其所长,再各取所需,便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条件下,还有大量的米粮、棉布供应外地!”

  “可若是没有这商者,你偏偏要占城人种棉花,却让儋州种稻,何益?”

  “泉州产铁,日产万斤!而他处,求些许铁器而不可得。为何不可借商者之手,运至各地售卖?”

  “泉州能得售铁之利、买者能得用铁之利,商者亦可得差价之利!”

  对这一点,众人听完,也是引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