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九章 尾随追踪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苴咩城,也就是后世的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背靠苍山。

  而在山水交汇之处,顺着南北方向,天地造化之下,形成了一片长约四十公里,宽约五公里的肥沃的冲积平原。

  良好的水肥条件,最是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再借着洱海这片水面的调节,久雨不涝,久晴不旱。堪称是人间天堂一般的宜居胜地。

  正因为如此,白族先人们在很久远的时候,就开始依靠这片土地,建立了自己的部族聚集之地。

  后来,到大唐玄宗年间,南诏皮罗阁统一六诏,也是以此地为基础。

  自南诏起,到后面的历经大长和国等政权,直到段思平在此建国,改名为大理,阳苴咩城一直都是白族的中心!

  而作为一个政权,要建立良好的统治,交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因为多山,在南诏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便是驮马。

  借助着无数由吃苦耐劳的滇马组成的马队,走过大路小径,将一处处山岭间的坝子连接起来,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统治。

  当然,在这个多山又多水的地方,船也是一样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出了阳苴咩城往南,便是洱海的出水口。

  从这里顺水而下,便是后世有名的中南半岛黄金水道,澜沧江。

  这条水道,自然也成了阳苴咩城,一条重要的对外的通道。

  只是此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还是十分有限,中南半岛区域的各国家,无论是此前的骠国、真腊还是现在的吴哥和蒲甘,人口都不怎么多。

  这条水道上的船只,主要还是以南诏内部居多,当然,多得有限。

  在陆路上追捕古满的杨保国,扑了空后,抓到了那几个白族人盘问,从他们那里问到了古满的动向,然后一路追去,路的尽头,竟然是个码头!

  再一打听,果然,码头上有人看到有十来个蛮人,租了条船,南下了!

  都走了有一个时辰了,想再坐船追,是追不上了,只能是凭马速,跑到前头去拦截!

  只是,古满南下会去哪里?杨保国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条水道!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也因为不能确认这些蛮人是不是正好就是古满,他还是留下一批人,继续在这前后追索,自己则领人,快马赶去龙尾城。

  龙尾城在洱海出口不远处,古满要从洱海走,这里是必经之路!

  他连忙急匆匆地打马,花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赶到了龙尾城。

  到了地头,他直奔水关,出示兵符,询问,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时辰,没有船只南下,他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安排人手,在水关加紧搜查,拦船截人。

  然而,大半天过去了,从这里出去的大小船也有几艘,竟然没有看到一个蛮人!

  从阳苴咩码头到龙尾城,不过四十来里的水路,坐船过来,两个时辰足足是够了。

  可现在

  难道,那古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