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零九章 既生瑜何生亮_大国芯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学技术怎么发展?科学家一般是怎么玩呢?

  在普通人眼里,非常高大上的东西。

  而在王岸然看来,全是扯淡。

  科学的发展靠的是科学家的幻想,哦,准确的说是猜想。

  总结出来八个字,就是“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当然,这猜也不是瞎猜,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之上。

  第二天,胡教授打开张大京发过来的电子邮件,一看标题,差点呕血三升。

  “怎么可能,这是我的idea!”

  施加电压,通过的电流,回路电压变化曲线,漏电曲线分析。

  胡教授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篇数据详实,分析到位的技术文章。”

  而看到最后的结论,胡教授傻眼了,BISM数学模型,关于电压,漏电,电子通过率,一整套的数学公式,甚至还推断出晶体管的使用寿命。

  “我原来做的,都是别人走过的路。”

  胡教授眼睛直盯盯的看着作者,第一作者季小青。

  他突然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整个人萎靡的瘫倒在椅子上。

  隐约间,听到电话铃声,书房外,胡夫人道:“老胡,你的电话,张大京张总从中国打过来的。”

  “接到书房吧!”

  ……

  “老胡,怎么样,这篇论文?”

  这话落在胡教授的耳中,特别的刺耳。

  “还在看,技术数据还需要验证。”

  “行,有结果了告诉我一声,我也是受人之托。”

  胡教授一阵沉默。

  “老胡,多谢了,等下次去美国,我在单独谢谢你。”

  “……”

  “老胡,在吗?能听到我说话吗?”

  “……”

  “老胡,长途很贵啊,要不,先就这样吧。”

  张大京一脸懵逼的就要挂上电话,从话筒里传来胡教授的声音。

  “大京,这个季小青是什么人?”

  张大京忙把话筒贴到耳边,心下一喜,既然胡正明对这个季小青感兴趣,那也可以肯定这篇论文质量还是有的,至于能不能上一线的期刊,这个他可不敢保证。

  “我对这个季小青不是很熟悉,我知道她是华芯科技的技术人员,他们的老板,或许你听说过,王岸然先生。”

  “速龙CPU,撕裂者显卡,那个华芯科技的王岸然?”

  “嗯,就是他!”

  胡教授长叹一口气,道:“大陆,也就华芯科技有这个实力了。”

  胡正明很清楚,要开展FinFET新型晶体管的BISM数学模型的研究,没有足够的财力是不可能的。

  自己也是刚刚获得了IBM的资助,开始实际的验证实验。

  事实上FinFET鱼鳍晶体管,主要解决的是沟槽漏电的技术难点,不过在目前500纳米制造工艺下,因为足够的间距,晶体管沟槽漏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是各大芯片巨头,对FinFET新型晶体管不上心的主要原因。

  在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