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六章 酸汤水饺_从救场开始的综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

  好几年?众所周知,北方逢年过节几乎都是一盘饺子了事,他说好几年没吃到,那不就意味着好些年没有回家吗?

  “您是陕北人吧?”莫竹问道。

  男子惊讶的看着莫竹:“对!”

  “我是运市的,咱就隔一条黄河,也算老乡见老乡了,既然见到了,那请您一顿饺子,没问题,晚上您来就好,跟我们一起吃!”

  没必要问别人的难处,为什么不回家什么的,刚认识,人也不一定会告诉你。

  他有些犹豫,问道:“不方便吧?”

  “方便,我也正好想吃了,虽然不卖,但可以自己做嘛!”莫竹笑着说道。

  对方这么一段时间,屋子里五个艺人都不认识,甚至连齐鸣都不认识,说明是不关注娱乐圈的,那自然莫竹就会自我介绍:

  “还没自我介绍呢,我叫莫竹,您叫声小莫就行,冒昧的问一句,您贵姓?”

  “免贵,姓郭...”

  “那我就叫您郭大哥了,您赶个傍晚六七点钟来,饺子准时送上!”

  “行,多少钱?”

  “没开业收什么钱啊!”莫竹打着哈哈,华夏人热情好客,尤其是在村子里这种人情味重的地方,谁家做了好吃的,近邻们都会分享一些,多双筷子的事嘛。

  郭大哥道谢离开,其他人也没多说什么,因为莫竹既是店长也是主厨,请客做饭他说了都算。

  不过他们不说,莫竹会说的:“食材钱从我个人的生活费里扣就好!”

  在外地遇到了老乡,要是对方有难处,也是能帮则帮,现在他一个开饭店的,遇到个想吃饺子的老乡,有什么不能帮的?

  “不至于,异国他乡遇到华人,都是老乡啊,郭大哥也算我们老乡。”其他人说着。

  莫竹笑道:“一码归一码!”

  就这样,晚上的菜单,多了一道酸汤水饺,说到吃酸,大家总是想到晋省,其实陕省也是很能吃醋的省份,凉皮、水饺等等,一点也离不开醋。

  这道菜算是夜市小吃,莫竹早就会做,很简单,紫菜、香菜、小葱、虾皮放到碗里,加上盐等调味料,倒上香醋,再来一勺美美的辣椒油,把皮薄馅大煮好的饺子放进去就可以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也就是香醋,需要用生醋加入香料烧制一下,去掉生醋的涩味,提升酸香味。

  莫竹端出饺子的时候,郭大哥看到是家乡的酸汤水饺,下意识的抿了抿嘴。

  “来,您尝尝,别的不敢说,烹的香醋肯定是正宗的!”莫竹笑着招呼道。

  郭大哥咂摸了一小口汤,笑颜打开:“确实正宗,就是这个味,想了好些年了!”

  这结尾的话头,让梁晶莹忍不住问出了困扰了一下午的问题:“您是在这定居所以过年都不回去嘛?”

  “算是吧...”郭大哥笑容逐渐变少,有些惆怅。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看郭大哥并不想说,莫竹也就打着圆场:“吃饺子的时候不说让人伤心的事,咱只吃饭,不聊别的。”

  华夏人讲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是因为遇到什么难处,怎么可能连过年都不回去呢?

  “唉!”郭大哥点了点头,用筷子夹起饺子特有的花边疙瘩,塞进嘴里。

  吃饺子不说伤心事,这是传统,毕竟都是逢年过节吃的东西,怎么能让伤心的事影响到呢?滚蛋饺子例外,部队里退伍的军人们,总是会含着泪吃完最后一顿饺子!

  而此时,郭大哥的眼眶也有些泛红,美食总是与乡愁相联,身居异乡,最怀念的总是家乡的味道吧!

  “够吗,不够还有?”看到郭大哥吃的碗底酸汤都没了,莫竹问道。

  郭大哥站了起来:“够了,谢谢!”同时鞠躬。

  看起来他岁数很大,莫竹可受不了长辈的鞠躬,急忙躲避:“客气,都是老乡嘛!”

  当郭大哥离开,众人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发现,在郭大哥的碗下,压着两百暹罗币。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