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0章 不是一个人_长夏江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的肢体冲突的话,绝不能一句简单轻松的“没关系”“这一次就先算了吧”就把孩子打发了。

  你得安抚孩子的情绪,你得教孩子勇敢,你得帮孩子分析最合适解决这件事情的方式。

  可以先听听孩子自己的意愿,看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如果事情不大,孩子确实没受到什么身体和心理伤害,可以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处理。

  因为有时候孩子在外边受了委屈回来跟家长说,并不一定是需要家长介入或者帮助报复回来什么的,可能只是单纯想吐槽,想跟父母撒个娇,或者为了得到父母的安慰而已。

  尤其当对方是经常在一起的朋友和玩伴,孩子如果自己选择忍耐或先原谅,家长最好先不要干涉,可以给孩子一点小建议。

  但是一定要跟孩子说好,如果下次还发生同样的事情必须要告诉父母。这样自己才能随时掌握事情的发展变化,在一切变得不可控之前及时介入。

  如果孩子很生气,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那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不是一味给孩子强硬出头就一定能帮助到孩子,有时处理不好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又或者容易让孩子形成遇事过度依赖的心理。

  同龄人小打小闹中的矛盾可以鼓励孩子先自己解决问题,比如面对别人的欺负时要大声严厉地表示拒绝、警告并要求对方道歉。

  如果对方坚决不配合还继续为所欲为,那么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反抗和还击,阻止对方继续伤害自己。

  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父母可以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演示给孩子。

  但若是孩子实在不愿意还击,或者反抗还击后事情并没有好转,或者对方比较强大无法保护自己,那么父母还是需要介入干涉。

  如果事情不算严重,可以找对方孩子沟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化解双方的矛盾。

  对方如果听不进去道理,事后并没有停止对自己孩子的欺负,最好也不要用大人的方式去威胁或暴力教训一个小孩。

  而是应该找对方家长或有管理和保护义务的第三方沟通协调处理,让自己孩子得到应得的赔礼道歉,同时让对方父母或第三方去严正教导干预。

  如果孩子受到比较明显的伤害,应该教导孩子在暴力冲突中如何自我保护,无法自我保护的第一时间要学会寻求外力帮助。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必须重视起来,及时通知对方家长和相关第三方协商处理问题,避免孩子再次受到伤害。

  甚至在性质特别恶劣的情况下父母可以直接选择报警或走法律途径。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你得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和困难,如果他自己解决不了,完全可以找家人倾诉。

  他会被理解,他会被重视,他也会被守护。

  即便自己孩子比较胆小、怯弱、孤僻,也不应该嘲笑、否定和无视孩子。

  孩子自身一时无法改变的性格,可以在这件问题解决后再帮助孩子改变。

  比如多多锻炼身体或者学习一些武术项目,增强孩子的体能和气势。

  比如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身边有很多同伴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欺负。但要警惕孩子投靠更暴力的某些团体寻求庇护。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