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七章 终得偿所愿_卸甲将军寡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回,把人拉下来是才是正经。

  至于俩人儿握手言和?就是刘二女愿意,以张杨氏的小人之心,也不相信刘二女真的大度。

  当即她便跳出来反对:

  “这怎么行?先不说自来一女不侍二夫。就说伯书,他已经没爹,够可怜了。难道还要没娘?这让他以后可怎么活?”

  张家元能从县衙混出头,那就是个沉得住气的,偏偏叫他遇见了张杨氏。

  一听她说话,本来反对张知劲娶刘二女的心立刻没了,头一个当场反驳:

  “你住嘴!不会说话就别说。什么一女不侍二夫,那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连当今都鼓励寡妇再嫁,你比当今还金口玉言呢?”

  他到也没胡说,当今永定帝登基后的确发布过这方面的昭令。

  其实不光本朝,往前的朝代也发布过。

  可能有人会奇怪,这时的女子不是讲究守贞?张杨氏说的没错啊。

  可是别忘了一句话叫此一时,彼一时。

  ——若是王朝中期强盛时,人们吃得饱穿的暖了,自然会追求身外之物。

  或者你出身富贵,婆家也不会养不起一个守寡的媳妇儿。这样的既有人给自家死去的儿孙支应门户,而且还能得个好名声,自然赞同守寡。

  可这时呢?

  王朝刚建立,首先经过了一段混乱时期,战乱、饥饿、疾病等等让人口锐减了几成。

  一个家无丁,那是绝户。一个国无人,那是弱国。

  所以,不管为家还是为国,寡妇再嫁都是顺势而为。

  再则,不论何时,男多女少都是常态。

  ——毕竟因为重男轻女等原因,女子活的艰难,本来就比男人少了。

  结果这时的婚姻还实行一妻多妾制。

  富贵人家不说了,总不缺女人——要不是王法律历在哪儿摆着,有些人恨不得把后院都填满。

  但底层儿人呢?

  能娶上媳妇儿的有,但还有好多男子都娶不上媳妇儿。

  这时,你说那些守寡的女人,要是四五十岁也就罢了,有些才二三十岁。

  偏偏既年轻,家里又养不起,不让她们再嫁,那不是明摆着逼她们去死?

  ——这样有违天和又浪费的事,一般人谁愿意去干?

  不怕报应自己或子孙?

  所以,这事这说穿了也不奇怪。

  至于说让张伯书怎么活?

  张家善夫妇也听不下去这句话了。

  张陈氏一点没给妯娌面子,不客气的回怼:

  “弟妹,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伯书不用你操心。那是我孙子,我和他爷还能不心疼?

  我今儿就把话撂在这儿了,他爷也算有点儿家财,以后全都是他的。

  没爹娘怎么了?有爷奶就行了。”

  张杨氏被怼的要死——一个张陈氏嘴比她厉害,一个张家元动不动就就拿当今放嘴边上,她是哪个都不敢回嘴。

  当下尴尬的不行。

  得了,既然都不欢迎我,那我走好了。

  看她摔门出去了,这回换张老五尴尬了。

  他站起来,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察觉到兄长们看他,他重又坐下,讪讪地笑了。

  张家善见了,便不再搭理他。反而向张家元打趣:

  “你不是不赞同吗?”

  可看刚才你比谁都着急。

  张家元闻言,很觉得脸上无光。

  但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口钉儿。在外面也就算了,对的,自家人,总不能不要脸的再翻回去,把说过的话收回去吧?

  便哼了哼,没吭声儿。

  张家善见此乐了,其他人看见也相继笑了。

  不能怪他们傻乐,实在是这样的张家元太少见了。

  ——张家元自进衙门后,越来越威严。就是平常在家里,也很少笑。

  ……

  这就成了?

  刘二女有些懵。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