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8章 组合拳(上)_我的意呆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8章组合拳(上)

  虽然意大利与德国谈的差多了,但是同盟条约依然还没办法签,因为还缺少另一个国家奥匈帝国。

  所以很快两方又转移到维也纳,准备与奥匈帝国谈论续约的问题。

  面对从柏林赶来的两方谈判代表团队,奥匈帝国也是非常重视。

  因为三国同盟条约算是德奥同盟条约的升级版,这对奥匈帝国也是非常有利的。

  不过原本以为只不过走过场的续约,却起了波澜。

  “俾斯麦首相,我们看过这次条约中的条款,我国认为应该进行更加符合三国利益的更改。”

  三方一坐下,身为奥匈外交大臣兼部长会议主席的古斯塔夫·卡尔诺基伯爵,就开口说出奥匈有不同的意见。

  多说一句,奥匈外交大臣在近二十年一直都是兼任部长会议主席,因为奥匈帝国是没有首相这个职务的,只有奥地利首相与匈牙利首相。传统上说的奥匈首相基本就是部长会议主席,而这个是由部长会议主席兼任的。(应该是翻译问题,我认为该是大臣会议主席,但是馒头看不懂德文不清楚,不敢乱改)

  而卡尔诺基伯爵的话,让德方内心感到咯噔一下,有一种事情即将脱离掌控的感觉。

  果然,随着俾斯麦首相一句,那么奥匈认为应该怎么更改的话,这位卡尔诺基伯爵立刻就说出了奥匈的意见。

  “我国认为条约的第四条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例如非签署本条约的一个大国威胁到缔约国之一的国家安全时,而该缔约国被迫与其进行战争时,其他缔约国有义务对盟国保持中立,井保留在适当时参战的权利。这个我方认为需要改动。”

  卡尔诺基伯爵一说完,德方代表脸色立刻变得好看起来。虽然俾斯麦首相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但是拥有良好修养的他,还是忍着内心的不快,开口道。“那么该怎么改动呢?”

  “我方认为,应该改成其他缔约国有义务对盟国对保持帮助。”

  随后卡尔诺基伯爵说出的话,与之前意大利意见差不多的意思,都是需要盟友那里得到舆论和外交上的支持。

  面对卡尔诺基伯爵的话,不用俾斯麦说,是个人就能看来,意奥两国在这方面已经达成一致的意见。

  这下俾斯麦全明白了,难怪意大利不再坚持,他们在等着与奥匈回合后一同发难。

  面对这样的局面,哪怕是外交出类拔萃的俾斯麦也感到棘手。

  因为奥匈与意大利不同,如果用简单点的词来形容德国与两国关系的话,那么意大利就是朋友。虽然平日大家还不错,但是到要紧的情况下,说散就散了,德国也不会可惜。

  至于奥匈,则是兄弟一般的关系,虽说平日里有一点点小摩擦,但是要紧的情况下,德国不会放弃奥匈的。

  当然这样说可能不太精准,但是大体上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