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百四十二章 经济侵略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里好了。

  要说种地,大明现有的土地都种不过来,哪还有精力到处开荒种地。这不符合一个海权大国的利益。”

  朱瞻基知道唐三任看到这片土地有些心疼了,农耕民族就是这样,看到好的土地第一想法就是把它变成良田。

  不过朱瞻基构建的体系中,南洋各个亲藩国家为大明种植粮食,东方大陆以及勋贵占据的南方大陆为大明提供矿产。

  北方与西北的草原为大明提供牛羊肉类,西方各地为大明提供积压商品的倾销市场。大明本土发展工业,行销天下。

  这样的世界格局就是大明未来努力的方向,当然现在大明还无法撼动天方在绿教地区的绝对统治地位,也无法撼动极西之地的政治格局。

  这些事情都要一点点的渗透,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只要不犯错,按部就班的发展,随着历代帝王和掌权者眼界的逐渐开阔,大明在百年之内绝对能够成为整个世界的领袖。

  唐三任还是觉得可惜,若是这朝鲜对大明有多大的贡献,将这块土地给他们也行,问题是这朝鲜除了听话之外,似乎是一无是处。

  “陛下为何会如此厚待朝鲜?在臣看来朝鲜并不值大明如此厚待。”

  “就因为朝鲜不值,朕才把这块土地给了他们,若是倭人朕绝对不会给他们。因为倭人野心太大,一旦给了他们发展的机会,他们很快就会强大起来,到时候对我大明绝对是天大的祸事。

  给朝鲜好处也是给天下亲藩做出一个表率,只要跟着大明,朝鲜这样的废物都能混上好日子,青皮混混都知道跟着老大混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若是跟着你过的还不如从前,那谁还愿意跟着你,

  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一个道理,大明建立宗藩体系既不是要让各个藩属国给大明输血,供养大明,也不是大明赔本赚吆喝,薄来厚往。

  而是建立一个对各个国家都有利的贸易圈子,各个藩属国都能通过与大明的交易获得好处,大明也一样能通过与藩属国之间的贸易获得利益。

  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且我们这个宗藩体系是排他性的,大明与宗藩之间是建立统一的关税,这个关税条件一定是优于其他非宗藩国的。

  比如说大明生产的一匹布出口给汉王国,从大明出口缴纳完关税之后,到了汉王国就不需要再缴纳进口关税,同样汉王国的商品进入大明也是如此,从汉王国交完关税之后,到了大明就不用交纳进口关税。

  其他宗藩国之间也是如此,这样的税率就会使宗藩体系内的商品流通降低了成本,儿宗藩体系外的商品想要进入这个体系,别管他在生产国出口时缴纳了多少税,到了我们的体系内都必须要缴纳进口关税。

  这样就能抬高域外国家的商品价格,在我们的体系内没有任何的优势,其他域外国家的商品就很难打进我们的市场,而我们的高端商品又是他们离不开的。

  这样的贸易逆差之下,我们就会慢慢地给他们放血,不断地抽取他们本该用于发展国家的资金,让这些失去发展的动力。

  等到这些域外国家与我们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再从他们的国家中培养一些亲近我们国家的人,让这些人回到他们的国家,掌握他们的国家。”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