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挑戰中央_賈志剛說春秋之一·齊楚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可是,首都搬家絕對是一件傷筋動骨的事情。在周朝的偉大首都從西部搬到東面之後,中央的威權迅速衰落,諸侯們漸漸地開始不尿中央這一壺了。諸侯們互相攻殺,目無王法,周王室的威望江河日下。

  現在,來說說周王室的地位變化。

  這,需要從周的祖先開始說起。

  【周朝的建立】

  最早從黃帝說起就太久遠了,從後稷說起也有些長。只說一點,周王室是黃帝的後裔,姓姬,與黃帝同姓。

  到公劉那一代,跟戎狄混居。什麼是戎狄?

  上古時期,華夏族將周邊的民族按照方位分為四個部分:北邊的是狄,南邊的是蠻,西邊的是戎,東邊的是夷。後來常說南蠻南蠻,就是這麼來的。那麼,戎狄就是西北的民族了。

  由於公劉人品好,樂於助人,種糧食的水準又高,基本上就是雷鋒加袁隆平這樣一個人,因此受到各族群眾的擁戴,成為那一帶的首領。到兒子慶節,周國正式成立,地點應該在今天的甘肅一帶。

  幾百年後,到了古公亶(音單)父那一代,戎狄起兵來攻打,要搶財物,古公亶父給他們財物。之後戎狄又來,要搶地盤和人民。古公亶父又要給他們,老百姓不幹了,想要打仗。古公亶父勸他們說:「鬼子來打仗,無非就是要土地和人民。想想看,大家跟著我也是過,跟著他們也是過,有什麼區別?如果大家為了我而戰鬥,為我死那麼多人,我不忍心。」

  多麼偉大的情操啊,就是華盛頓也比不上。

  古公亶父帶著自己的家屬走了,一直來到了陝西,百姓們也都追隨他去了陝西。在那裡,周圍的部落們知道古公亶父十分賢明,也都過來歸附。於是古公亶父修建城牆,建立官府,為民服務。說起來,算是真正的公僕。

  古公亶父的大兒子叫太伯,二兒子叫虞仲,小兒子叫季歷。季歷的兒子叫姬昌,大家都看好他。於是太伯和虞仲為了把王位讓給季歷,雙雙逃往南方,後來建立了吳國,成為吳國國君,這是後話。

  後來季歷繼位,季歷之後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周文王發明了「周易」。據專家考證,這是自古以來最偉大的預測學,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周易」研究會,夜以繼日地想搞懂幾成。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個研究還將繼續下去。沒有「周易」,後世的帝王連墳地選在哪兒心裡都沒譜兒,也就沒有今天看上去宏偉壯觀的這陵那陵,甚至連故宮都可能蓋得亂七八糟。所以,周文王的出現,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周文王可沒有他爺爺那麼慈悲,先後多次討伐戎狄,讓鬼子聞風喪膽。

  文王之後,武王滅了商朝,建立周朝。

  需要提醒的是,據傳文王有九十九個兒子,後來分封各地,成了許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