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造桥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勋自顾自地在岛上巡视着。

  仅有的男丁基本都被征发干活了。

  女人种了少许粮食、果蔬,但一看见人过来就躲,因为她们要么没有足够的衣物,要么破破烂烂的,无法蔽体。

  小孩更是光着身子跑来跑去。

  其实和他控制的豫州差不太多。

  即便有世家大族庇护,但真的能做到人人有衣穿,每个人都不光屁股吗?不可能的。

  这就是如今的世道,饥饿困扰了人几年,蚕桑业遭受重创,麻田也损失惨重,吃不饱,穿不暖。

  别说普通百姓了,就是破落寒门士人,都有借宿亲戚家,临走时偷偷穿走一身衣裤的事情,以至于引为笑谈。

  傅祗让邵勋对这些百姓好一点,他真做不到,只能答应让他们活下去。

  活下去,就有希望。

  豫州正在大面积移栽的桑苗是希望。

  新开辟的麻田是希望。

  渐渐能多吃几口是希望。

  一天天多起来的牛羊马驴是希望。

  先解决饿肚子和光屁股的问题——没有比我更惨的穿越者了吧。

  “这块地给我留下。”邵勋指着河渚东北角的一块荒地,对蔡承说道:“下午我就来垦荒。这几只羊是谁家的?买下了,用粮食和人换,多给点。再采伐点树木,给我搭个屋。”

  “诺。”蔡承一愣,明公这是要当隐士?

  “外面的池子谁挖的?”邵勋又指着那块地的外围,问道。

  与陶渚差不多,那里是一个依托地形,人工挖掘的池子,三面靠岸,一面临水。

  池子的水好像不是很深,因为没法停船。

  “应是曾经上岛的军士取土所挖。”蔡承回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外面围起来吧,筑个河堤。”邵勋吩咐道。

  “诺。”

  邵勋又走到池边,仔细看着。

  唐代的中潬城(建于河中沙洲之上),挖了很多这样的池子,依托黄河水面,养了不少鲤鱼,硕大肥美,时人曰“黄鱼”,经常送至宫中当贡品。

  李光弼守河阳三城的时候,一度缺粮,就大量捞取“黄鱼”。

  “回去吧。”邵勋摆了摆手,道:“陶渚、高渚、马渚三岛流民丁壮,从即日起仔细清点,编纂成册,其家人月领粮一斛、年给布三匹,眼下先发一匹吧。”

  “明公,哪来的布?”蔡承低声问道。

  “朝廷应还有点。”邵勋说道:“我待会便上疏朝廷,请调拨器械、粮帛。朝廷无粮,器械、布帛总能倒腾点出来,我要的又不多。”

  “明公是想把这些丁壮编入部伍?”

  “自成一军罢了。”邵勋说道:“河阳三城,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来守。银枪军不可能长期留驻此处,早晚要走的。”

  “遵命。”蔡承明白了。

  三个岛上总共才千余户流民,其实很少。

  不过,朝廷于陶渚上侨置河阳县,县域却包括三个河心沙洲、孟津附近一大片土地以及大河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