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8章 新任市委书记到底是何来路?_官家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书记到了!大家一直都在等待的那只靴子,终于掉落,尘埃落定。五月中旬,新任市委书记,在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陪同下,到久安上任。新书记姓岳,大名岳青歌,比较年轻,只有四十三岁。这个年纪,出任地级市市委书记,堪称是年轻有为了。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岳青歌并非从省内其他城市调过来的,也不是省里机关外放,而是直接从国家部委下来,此前曾担任某部十分重要的一个司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下来熬资历的。体制内高官的上升之路,通常都有迹可循。如果是那种在北都有着深厚背景和根基的年轻俊彦,大学毕业之后,一般会进入国家部委上班。大机关,起点高,“庙大”位置多,很容易把级别提上去。就好像在市级机关,科长通常都是“孤家寡人”,手下连一个跑腿打杂的都没有,这种情况,在国家部委更加明显。有些处室,就是一位处长,一位副处长,下边连科长都没有。所以,处级以下干部的提拔,简直毫无压力可言。进去工作一年半载,就是正科级干部,两三年,说不定就到了副处级。这时候,大伙竞争的,不但是级别上的提升,还要竞争外放的机会的。到了一定的级别,就下放地方担任一段时间的主官(一般来说,要靠山比较硬或者深受某位大佬看重才行)。资历浅的话,会高职低配,从担任副职开始。比如国家部委或者省级直属机关的处长,没有地方任职经历,但又希望履历好看,通常会安排担任县区的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县长。历练个一两年,自然就会扶正。等资历熬得差不多,再调回国家部委,那就是副司长了。升到司长,再下放地方,一般是担任地级市市长。如果以前没有地方工作经验,那担任市委副书记也很正常。总之都是差不多的路数。像岳青歌这种,直接下来担任市委书记的情况,是不多见的。仔细看看岳青歌的履历,就会发现,他是第二次“下放”。以前曾经在北方某省的县级市担任过市长,市委书记,后来再调回国家部委担任副司长,四十岁时升任司长。迄今已经三年。此番直接下来担任久安市委书记,表示着他已经进入“第三梯队”名单。担任一段时间的市委书记之后,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步入省部级干部行列。要么就地进步,成为省级领导,要么还是像先前那样,调回国家部委去,出任副部长。简直是“标准模板”。对这么一位新书记,卫江南略感吃惊。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没有这一段。他记忆中的模式是这样的:高妍竞争市长失败,不久后调走。上边调了一位新市长过来。为了确保久安的政治格局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动荡,杨峰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多待了一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