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一章 明知此去多荆棘_汉室可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一起反对刘备,刘备必然失败。

  但若只是一郡豪强反对,就算聚起数千兵,也可轻松剿灭。

  贾诩等九人皆离席拜倒,感动道:“愿为主公效死!”

  先从源头上统一了思想,刘备才抛出了分田方略。

  先从彭城进行试点,自振威四军始。

  大致如下:

  一、普通士兵每人五十亩田。

  二、此田虽为士兵所有,但不必亲自耕种,由官府统一组织,招募流民耕种。

  三、土地收成,官府得三,士兵得二,租户得五。

  荀悦《前汉纪》载有晁错之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汉亩相当于现在一亩的五分之一多点。两人可耕百亩。

  此处“石”是容量单位,与“斛”相等。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有丈、尺、寸;量是容积,有斛、斗、升;衡是重量,有钧、斤、两。

  可参见成语:尺短寸长、车载斗量、千钧一发。

  50亩可产150石。根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壮年男子每年吃22石米。50亩出产可供6-7人吃一年。

  士兵得二成收入,可养一名成年人还多,若为妇孺,养妻一人、子一人当无问题。更何况随着士兵晋升,所分田亩还会增加。

  振威四军两万多人,至少须土地一百万亩以上。

  彭城遭遇天灾人祸,土地多荒,土地数量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招徕到足够多的人口来耕种。

  两名成年人可耕种百亩地,一百万亩需要两万成年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天下并非没有人口。人口在豪强的庄园之内。

  自豪强处争夺人口,又跟税收制度连在一起。

  刘备提出按土地征税,即“田租”;为鼓励生育,丁口税按户收取,即“户调”。大户加收户调,小户少收户调。

  按土地收税没问题,但土地数量到底多少?谁来测量确定?

  彭城县大姓张家、蔡家、谢家、严家,都有良田数百顷,陶谦主徐州时,基本上只是象征性交点税。

  现在要度田征税,岂能心甘情愿?

  这些大姓少者宾客、佃农数百,多者数千。壮年男子平时耕种,闲时习战,故又称部曲。

  郡吏、县吏基本上都被四家或其亲族把持。

  曹操屠彭城,杀彭城相汲廉,这四家虽然损失惨重,但很快就又从百姓身上找补回来,绝对实力虽下降,相对实力却大幅度上升。

  刘备接掌徐州前,四姓把彭城经营得滴水难进,陶谦委任的彭城相吴范备位而已。

  贾诩对度田效果表示了含蓄的担忧:“度田需用胥吏,此辈皆大姓豪强之人,焉能如实度田?

  张蔡谢严乃郡望,左长史亦出身张氏,须得稳妥行事,免得引起动荡。

  此外,若向豪强收取田租,其定向佃户转嫁,则后者负担更重矣。”

  刘备淡淡道:“度田事关重大,必须做实,区区小事,何须胥吏,青州学宫、工农书院学子即可办之,为免有狗急跳墙、戕害度田学子之事,责成四军予以保护。

  有抗租者,以叛逆论罪,一律诛杀。

  在度田过程中,须得向佃农加强宣导,若向官府租田耕种,首年全归耕者,此年耕者得七成,第三年及之后按得五成。

  要编制童谣,四处传唱。”

  顿了顿,又道:“亦要跟四军士兵讲清楚,士兵效命沙场,换得土地,由于尚未退役,无法亲自耕种,故由官府协助将其租于耕者。

  士兵乃地之主,可颁发地契,可传之后代,但不得买卖;

  耕者乃地之客,可签署耕约,期限可至五十年及以上;

  官府乃地之保,故亦应获得部分地租收入。

  原则上士兵之田出产,士兵、耕者、官府按二成、五成、三成进行分配。

  若今后士兵退役,要求自行耕种,由于地上已有耕者,按照主不逐客的原则,须另行置换同等数量、品质之土地。”

  贾诩等皆惊讶刘备想法的完善和详细。

  刘备又道:“土地之事,须慎之又慎,我之法,亦不可贸然推行,当先试点。”

  试点之事交予沐并负责,周贯协助。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