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43章 能奈我何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赵昺响应的也将船队分成南、北两支船队,全面开花,以求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

  船队组建完毕后,赵昺赐名‘四海商行’,意在船行四海之地,赚四海之财,并将保险行并入其中。名号起的大,可资金有限,而每船货物价值动辄以十万贯计,但是这么多船空置肯定是浪费资源,于是他们向那些有意从事海贸的中小商人提供运输服务。他们可以单独租用一艘船,也可以合租同一条船,如此一来便解决了双方的问题,当然船队是要收取费用的。

  赵昺想的另一个办法,就是由四海保险行提供担保,向供货方提供担保。但是商队是新成立的,保险行更是新生事物,起初没有人敢将货物贷给他们。于是他放了个大招儿,令人将内藏库存放的金锭熔铸成数个一尺二寸直径的金球,每个分行大堂上摆放一个彰显实力。

  大金球摆上后,就是活招牌,立刻吸引了诸多商家的眼球。起初也有人质疑金球的真假,保险行的主事发话了谁要是能将金球抱走就归谁了,有不信邪的去试,却没有一个人能将球抱起,这下质疑声立刻消失。但仍有人怀疑是骗人的,摆上一两天就会撤走。毕竟那是五、六百斤的金子,价值不菲,更是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天天摆在那让人看,岂不是赔钱买卖吗?于是便每天偷偷去看,可一连十多天,金球都没有动地方。

  这样沸沸扬扬的闹了些日子,保险行不仅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也做了广告。立刻吸引了不少观望中的商户投保,也暂时解决了商队资金短缺的问题。人们也对异军突起的四海商行的来路开始猜测,要知道当年的海上巨商蒲氏一族全盛之时也没有二千多艘海舶,而他们就像地上冒出的一般,可见其财力的雄厚,渐渐坊间有人传出此乃是皇家的生意,于是乎名声更响,商户们争相上门,想着皇帝总不会赖账吧……

  赵昺是没打算赖百姓们的账,但是不能说他不会赖账。就在赵昺紧锣密鼓的张罗着发财大计的时候,蒙元和议正使伯颜已经赶到了扬州,而双方还在为在哪里作为谈判地点争执不休。谈判似乎有个不成文的惯例,谁主动到对方的地盘去就是求和方,此事关国体自然谁也不肯让步。

  眼看和议卡在这么点儿小事儿上,伯颜提议谈判地点选在扬州和润州间的江岛上,由于双方暂时以长江为界,小岛正在江心,宋方也同意了。但是由于正是雨季,长江也处于丰水期,小岛时有被江水淹没的危险,只能作罢。于是又提议大家轮流坐庄,双方约定分别在扬州和丹徒两地进行谈判。

  丹徒和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