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9章 去留之意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衙,藁城令董文直已经率大小官员在衙门外迎候,其亲自上前扶史格下车,见礼道:“都帅远道而来,辛苦了,途中可还安稳?”

  “彦正兄,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客气!”史格听了却是面带愠色言道。

  “尊卑有别,怎可乱了礼数!”董文直却是依然按照上下官的规矩见礼,又让县中官员依此上前施礼。

  史格知道其脾气,最是注重礼法,讲究规矩,只好依他,与众官见礼已毕才自中门入衙。董文直将其让进后堂,再次见礼坐下,又命人上茶。众官明白都帅自真定远道而来,必有要事相商,说了几句闲话纷纷告退,后堂只留两人和亲随伺候。

  “彦正真是治世之才,在这战乱之时,还能保有这一方净土。若是入朝为官,定然也能入主中枢!”史格喝口茶言道。

  他此言却也全非奉承之语。董氏自董俊弃金归顺蒙古后,凭借武功南征北战成为蒙古倚重的大将。在其阵亡后,董家却也没有因为其死而没落,他有九子,其中第六子文振和小儿子文义夭折。其余七子当中,对董俊家族起重要影响的当数长子文炳。

  父亲死后不到两年内,年仅十七岁的文炳继任父亲所担任的藁城县令,因其年少,不免受其父亲同僚的轻视。但其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岁,同列束手之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文炳在接到宪宗的命令,被派往正在征讨南召的忽必烈旗下。在此次始于河北的大远征中,初征时随从者四十人,马匹二百头;但是,在进入西藏地区时,跋涉艰难,随从者最后只剩下两人,以食死马度日。时而有过路的使者带消息给忽必烈,遣随从救文炳脱离困境,入侍世祖潜邸。

  宪宗猝死,忽必烈独自开设了呼拉尔,宣告独立,设制帝位,建立了统治天下的地位。此后,董氏兄弟作为世祖的先锋之兵,协助忽必烈巩固政权。中统元年文炳巡抚燕南诸道,第二年被封为山东东路巡抚使,进而又被重用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二子文蔚作为武卫军千户,跟随世祖驻扎上都。三子文用持诏书在边疆地区,也在中书左丞张文谦手下从事巡抚工作。其他兄弟在外从事类似工作。八子文忠在新设置的符宝局就职,作为奉训大夫辅佐于忽必烈身边,经常被呼为“董八”,可见其被信任之程度。

  在中统三年,山东爆发李璮之乱,冲击了世祖政权。此时,文炳、文蔚、文用纷纷镇压这场叛乱。此后,文蔚在至元五年去世,文用被派遣到西夏,镇压浑都海之乱,为恢复农耕等安定民政积累了功劳;文忠辅佐内政。

  在此情况下,忽必烈开始实施一直以来想进攻南宋的夙愿,特别是文炳和伯颜的军队携手冲锋在前,在至元十三年参加了进攻南宋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