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壮大_小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吾读小丈夫!

  国舅爷李淄公已是年过花甲,其胞妹便是当今丽妃,他府上子嗣甚是旺,除却偏房的,正房嫡系有两子三女,大儿子已是承了祖荫,袭了爵位,二儿子李瑾乃国舅爷老来子,国舅爷王府上下宠爱得很,在国舅爷府上说话颇有分量。

  邵峰正如陈靖昇所说,他从来就做好了让这国舅爷二公子加入的念头。

  故而,上次那二公子递送了门贴后,邵峰早已暗自联系了几次。

  这些会面颇是暗度陈仓的感觉。

  这个时代跟邵峰认知的其他古时代一样,仕农工商,商人总是排在最后一个位置的。

  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看法,然邵峰不得不去遵从这条默认的条约。

  众所周知,京城里的每一个王侯官府的花销除了明面上的皇家俸银,自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收入,否则,偌大一个府邸如何能够展得开手脚。

  其中许多王孙贵族最大的收入来源便是租赁些田地给佃农,榨取这些佃农的血汗钱回来,以往的光景还好,然去年出了个部分佃农联合的“白莲起义”,虽然这个起义被迅速压制下来,然北安朝数十年才出了这么个案子,自然是引起了皇帝的极大危机感,便大力开始整顿,年初趁着祭天,顺道颁布“田赋法”,限制了地主们肆无忌惮的剥削。

  此次皇帝是动了真格,连亲弟弟明王强征佃金的案子都给命大理寺好好查办了,其他人哪里敢再作风浪。

  故而,虽然经商被视为下三流,然个个眼睛都往这上面经营了,大多都是背着别人偷偷摸摸开些庄子,得些利润供王府日常开支的。

  阮记布庄如今正处于群狼环伺的地步,自然是要找些大靠山。

  这跟国舅爷府也算是供需相符合了。

  当夜,邵峰在春风楼包了最好的厢房,邀请了那国舅爷二公子,把酒言欢,趁着酒足饭饱,邵峰使了个眼色给陈靖昇,陈靖昇便笑容可掬迎了上去,与那已是放浪形骸之外的李瑾说了些恭维话,并将一个装有两千两银票以及契约的精致木盒献了上去。

  那二公子翻开盒子一瞧,笑得更是开心。

  一时间,主宾尽欢,一派其乐融融。

  陈靖昇回了座位,皮笑肉不笑地对邵峰道:“老子压箱底的钱已经奉献出来了。”

  邵峰看着那左右各搂着一位小倌儿的喝得正在兴头上的二公子,唇边带着满意的笑容,“放心,庄子赚的第一笔,便是补上你这个缺。”

  陈靖昇打了个响指,表示极度认同。

  今晚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便是通过二公子的得来的,虽然宫里的嫔妃公主们只瞧得上云衣坊的料子,然皇宫上上下下那般多的太监宫女所用的布料也是一个巨大的需求。

  之所以这般花大血本压在国舅爷府,便是看中了国舅爷府上出去的丽妃李氏,采买司便是在她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