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打算循序渐进,明年或者后年先将大食堂撤销了,单独开火,大后年再开始分田。

  众女的理解能力都还是很强的,林锐只是说了一遍,几乎就都明白了。

  原本她们还以为这大包干又是大王搞出的什么新奇制度,还充满了期待,谁承想竟是简单的分地各自耕种。

  众女都是无依无靠,其实还更喜欢这种集体劳作,集体耕种,宛如一个大家庭式的制度。

  “大王放心,臣妾会让农部尽快制定出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出来,相信到时候大伙儿肯定会更加的卖力干活。”

  卢夫人点点头,却是不会管什么制度,反正林锐叫她搞什么制度她就搞什么。

  毕竟相比起这些无依无靠的夫人们,她和婉儿却是已经不用再发愁未来的依靠。

  “这些事情你交代一下,让左右侍郎去负责好了,草原上的农部也要撤销了,由大同的农部代替,你和其他人我都另有安排…”

  林锐摆摆手,说了一下今后的安排,如今农部加起来足足有五千多位夫人小姐和丫鬟,其中有经验的夫人就有一千多,识字的丫鬟小姐更有两千多,都放在草原上太浪费了。

  毕竟河套总共也就五原一郡和归化附近在屯田,他也不打算在其他地方屯田了,所以根本就要不了这么多人。

  五原这边有个300多位夫人,担任各生产队和各卫的农务官,再有个一千小姐丫鬟协助就行了,只要派遣一个左侍郎来统筹,完全可以从农部独立出来。

  归化那边只要一百多夫人,五六百小姐丫鬟就足够了,同样可以独立出来,单独管理。

  这样农部多出的三千多夫人小姐丫鬟,就可以全部带回大同,重新成立一个统计部门,专门统计调查各地的情况。

  毕竟整个大同宣府,到底有多少人口多少地,青壮又占了多少?富户又占了多少?各城池商铺酒楼的情况他都一无所知,这种两眼一抹黑,对于今后的施政和制定国策都是极为不利的,就如盲人过河一般,肯定会出大问题。

  至于依靠那些读书人和各地官员上报的数据来治国理政,那还不如他自己猜测加估计来的更真实准确。

  作为一名现代人,林锐自然知道数据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准确的数据,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同时对比政策实施后前后的变化。

  而让卢夫人和这些夫人负责统计调查工作,无疑是最合适的。

  原本卢夫人和一众夫人听说林锐要解散农部,让大同的农部替代她们,一个个脸都吓白了,直到听林锐说完,这才都暗自松了口气。

  随即林锐便又问及起了五原的大致情况。

  “你们估计一下,今年秋收大概能收多少粮食?”

  “回大王,若是不出意外,今年耕种的这120万亩,最低也能达到亩产一石,秋收时应该能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