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人在家中坐……_谍影:命令与征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是又有新兵到来。

  处座最近在委座那里得了不少的彩头,委座赞誉有加,其他人对处座自然是刮目相看,一般人都愿意讨好。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在人员配备上,处座经常可以获得优先权。

  张庸转了一圈。发现这些新人都很年轻。都是十七八岁的样子。似乎是军校生?

  “他们都是黄埔十一期的。”

  “啊?”

  张庸又惊又喜。

  喜的是,他们居然是黄埔生!

  厉害了。

  处座居然一口气弄来这么多黄埔生。以后复兴社还不迅速膨胀啊!

  惊的是,他们毕业了吗?

  黄埔11期好像是去年9月份才开学的。到现在才一年。

  按照学制,应该是两年半。怎么才学了一年就招过来?

  不过,张庸也没有细问。

  处座这样做,自然有处座的道理。或许是先下手为强呢?

  事实上,抗战前的几期黄埔生,都没有顺利毕业的。12期、13期、14期的学生,都是直接从学校上的战场。

  因为没有任何战斗经验,遇到的又是穷凶极恶的日寇。所以,伤亡非常大。能活下来的不多。所以,黄埔六期以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名的人才了。

  “全部都是?”

  “当然不是。最前面三十个。”

  “三十个吗?”

  “对。是我们复兴社有史以来,从黄埔招揽人数最多的。”

  “那其他人呢?”

  “都是投笔从戎的青年学生。处座准备成立特训班。”

  “哦……”

  张庸明白了。

  处座不但需要黄埔生,还需要知识青年。

  复兴社不是打打杀杀。

  或者说,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

  需要动脑。

  需要文化知识。

  大老粗永远只能在最底层。

  黄埔生只是招牌。事实上,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特训班,就是其中之一。

  看来,自己的到来,还小小的扇动了一下蝴蝶翅膀。

  因为手里有钱,有权,又需要人,所以,处座提前开战了特训班。不用等到后来举办的青浦班。

  好事。

  张庸举双手双脚支持。

  人多了,分给自己的部下也就更多。安全更有保证。

  当然,黄埔生就不用了。

  带不动。

  没资格。

  他一个半路出家的,怎么带别人黄埔生?

  别人可是天子门生……

  “对了,我们组长是哪里出来的?”

  “李组长?”

  “对。”

  “他啊,以前是高小的老师。后来投身北伐革命。”

  “他是哪里人?”

  “鲁省的。家在泉城。当年日寇蹂躏泉城……”

  杨善夫微微叹息。

  张庸就知道这里面有文章了。

  难道是李伯齐有家人,曾经在泉城惨案中遇难?

  话说,没有了红党的北伐军,已经丧失了革命的精气神。面对日寇的干涉,根本不敢反抗。

  最终的结果,就是泉城百姓死伤惨重。被屠城。居民死伤一万多人。可以说是莫大的耻辱。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