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太宗的遗泽,直到陌路,还在庇_直播探店:200元挑战古玩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称管子,你可以理解为古代的笛子,属吹管乐器。它是由古代龟兹人发明创造,名称也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

  “中唐时期,有位善吹筚篥的小童,名叫薛阳陶,很受大诗人白居易赏识。白居易特地写了首长诗《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记录了这位乐童的技艺…”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李德裕、罗隐等也都写有赞美薛阳陶的诗篇…”

  “根据文献记载,唐代还有许多筚篥演奏高手,如李龟年、张徽等!”

  “旁边的乐器叫做箜篌,箜篌最早在两汉时从波斯地区传入华夏,在唐朝时期演奏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最有名的证据,就是李贺写的那首《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楚昂一边说着,发现箜篌旁边还放着一本书。

  这本书倒不是什么唐代的宝贝,厚薄不均,典型的民国工艺纸。

  楚昂打开一看,发现上面都是些乐谱。

  见状,楚和平道,“之前还发现许多唐代乐谱,不过记载乐谱的唐代书籍经过了岁月的侵蚀,大多都已毁坏,你爷爷在民国的时候抄录了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嘛,也不能全丢了不是…”

  楚昂点了点头,翻开这乐谱,若有所思。

  关于乐谱,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标记,而在唐代之前则用“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为五音。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儒家典籍中,《孟子离娄上》也记载,“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忽然,看着书本记载的一谱乐曲,楚昂瞳孔一缩,连忙看向自己父亲,“这…这也是爷爷抄录的?”

  柳韵抬头一看,发现乐谱上面赫然写--秦王破阵曲。

  “这曲子有什么说法吗?”柳韵歪着头,不解的问道,她不明白楚昂为何会如此激动。

  楚昂沉吟道,“《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最初乃唐初的军歌,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

  “它是贞观之治最鼎峰期的象征!”

  “而此曲直到大唐末年,仍作为唐太宗的遗泽,直到陌路,还在庇佑他的子孙!”

  “公元880年,黄巢进攻长安,给内忧外患的唐帝国敲响了丧钟,京师沦陷,僖宗西逃,许多节度使默不作声,所有人都知道盛世大唐已经分崩离析…”

  “只有凤阳节度使郑畋一心向唐,向为国尽忠,可官兵们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再战!”

  “很快,黄巢派兵劝降,就连监军那样的大人物都跑去迎接使者,所有人都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准备…”

  “招待使者期间,叫来军中鼓手助兴,鼓手只会奏军乐,一曲毕,在座之人无不动容,有人低声掩啼,有人泪流满面…”

  “或许是受到军曲鼓舞,当晚众将拜访郑畋,立誓为大唐而战,于是当场斩杀使者!”

  “黄巢派兵5万攻打凤翔,唐军奋力抗敌,斩首两万,伏击数十里,引得诸镇节度使大震,于是重振大唐旗鼓,黄巢由盛转衰,终至败亡!”

  “而那一晚,军中奏得正是秦王破阵曲!”

  求点票子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