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唐代与太子_唐朝九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你……叫什么?”县主又开口了,声音也大了不少,似乎觉得安全了,苏阳没有过多的动作,稍微放松了那么一点。

  “苏阳。”回答之后,苏阳直接走出屋子,“我去外面看看。”院子里面自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参考,唯一的突破口,则是在门外的两人身上。

  “二位将军。”走到门口,苏阳十分恭敬的对着两名把守的士兵说道,反正不认识,往死里夸都不会有问题。

  “苏内侍说笑了,某怎么可能会是将军呢。”其中一人急忙说道,“不过,高公公曾经说过了,要某兄弟二人保护好苏内侍的安危,有事的话,苏内侍请尽管吩咐,某自会传达。”

  “不敢不敢,只是看二位将军辛苦,进院子休息一会也可。”苏阳得到诸多的消息,全部藏了下来,不动声色的说道。

  “某这是当差,休息不得,苏内侍客气了。”

  “那就劳烦二位将军了。”

  “职责所在。”

  一番谈话十分的尽兴。

  苏阳回到院士之中,也没有过多的询问,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去询问,他不想打草惊蛇,更不想表达出想要攀关系的意思,看那人的回答,不卑不亢之中似乎又带着一丝的讨好,另外一人则是全程不说话,直觉告诉苏阳,这两个人没那么简单。

  所以苏阳放弃说话,一是保持自身的身份,不想过多的结交,二是他已经得到了很多信息。

  起码,他确定,这应该就是唐代了。

  “真是初唐?难道我判断错了?”苏阳一时间有点自我怀疑。

  那名回答的士兵自称“某”,其实就是我的意思,唐代经常会用这个来自称,表示不卑不亢,上下通用,包括皇帝在内。

  而“我”“吾”这些也一样使用,不过在不同场景而已,比如“我”就是比较随意,日常口语,用起来也没问题。

  另外一个,则是内侍,基本就是宫中的太监。

  在唐代的话,太监还是一个官位,准确来说,现在的苏阳,是一名宦官。

  然后,那名公公姓高,所以称之为高公公,以公公来称呼,一是年老,二是地位高,让苏阳很容易联想到一个传奇人物,高力士。

  “不对,不可能是高力士。”苏阳否定了这个答案,年老的高力士,定然是陪伴在李隆基的身旁,安史之乱后好像还被赶出去了,不管哪方面看都不符合。

  而且,他记得其他人也不是称呼高力士为高公公的,这点还是对不上。

  苏阳又联想到收养高力士的那名高公公,那就是武则天时期了,只是那段时间太子李显都怕被武则天杀了,李旦也是心慌慌,怎么还有可能去搞夺嫡这样的事?

  至于武三思,压根就没当过太子。

  况且,李旦也没表现出争夺位置的想法啊,还是后面李显死了,李隆基发动政变才上去的。

  除此之外,又到回了之前的答案。

  “不会真是李建成吧?”苏阳感觉脑容量要爆炸了,对不上,完全对不上。

  要对年龄,那就是长乐公主的几位姐姐了,但那些都是庶出,李建成抓来干嘛?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