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送与白给_唐朝九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证每一次都是6,谁能比?

  “你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李世民说道,“万一失败没人买怎么办?”

  “不会的。”苏阳摇头,“这般利好的东西,他们没有道理不会选择。不买的理由只有两个,一,没钱二,看不上。”

  “但在长安,不是人人都能买得上吧?”李世民自动忽略了后者,看不上的,也只有那些特别有钱的,或者是世家了,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是。但有一双手,只要肯干活,总能挣得一点钱。”苏阳说道,“整天游手好闲,给他们做什么?”

  “你似乎对不良人很不满。”李世民结合苏阳的动作,常何的汇报,得出了这个结论。

  “臣认为大唐不需要这种游手好闲的人,不仅对大唐没什么用处,还会造成各种麻烦。”苏阳说道,“浪子回头金不换,若是不良人想要回头,不也是一件好事吗?这是圣人在普度众生。”

  “什么话,又扯到佛门去了。”李世民呵斥了一声,脸上却是挂着笑容,十分满意。

  “什么佛?需要他们的时候,从来就没出现过。”苏阳说道,“这一点,连朝中大臣都不如,好歹大臣知道为了百姓如何去改变,他们却是只会诵经念佛。”

  “整天乱说话,罚跑。”李世民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不过,这话是万万不能传出去的。

  “其实圣人的各种生意,可以慢慢的放开。”苏阳也只是浅浅的表达了一下意见而已,“比如香水,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步骤,都可以交给百姓,让他们采集一些东西用来交换,这样保证了香水的制造,他们获得了钱财,购买了炉子用来过冬。”

  “恩,有道理。不过,这一环,怎么感觉怪怪的?”李世民仔细一想,这绕了一大圈,竟然还形成了闭环,好像让人白白干活了一样。

  “圣人是不是觉得好像让他们白白干活一样?本来差不多是接近送,绕回来,还是差不多,只不过让他们干了活。”苏阳解释道,“其实不然。这个过程发生了很多,无论是采集,到运送,再到完成,炉子的制作,上门,安装等整个环节,都与人息息相关,也少不了人,他们都是付出了才得到的,与纯粹的送完全不同。”

  “送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哪怕是老弱妇孺,都能找到活,收集今日东市的情况,站在东市的门口,替专门前来的商人介绍,这样商人就能快速定位,得知今日情况,进一步做出判断。”

  “再不济,就是擦鞋,都是一份工。除开少数因为身体原因真正无法做到的人,其他的都不是什么理由。”

  “今日若是送了,明日还要送,后日不送了,就会来一句,为何不送?因为心虚?还是某些理由?一旦习惯,送就是理所当然,不送才是不对,现在是炉子,未来是厨具,是家具,再厉害一点,怕是连官都要了。”

  “所以,你才不喜那些不良人?”李世民找到了理由之一,在苏阳的眼中,这些人差不多就是蛀虫一样了。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