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苏阳的宏愿_唐朝九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让学生们知道如何断句。

  也因此自然有了争论,比如孔孟的话,现在还在争论如何解释呢,苏阳说的,完全是真的,也有人给孔子泼过脏水,孔颖达是不能忍的,那可是先祖,是孔家的荣誉。

  另外一点,苏阳也说到点子上去了,那就是传播,从玄武门之变后,孔颖达其实一直有留意长安城内的舆论变化,甚至还参与到了其中,这也是他会亲自招待苏阳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计划的发起者,就是苏阳。

  孔颖达见到了舆论的可怕,更见到了苏阳的这种手段,如果有人存心想要,那岂不是可以卷起一场惊天阴谋论反对起孔圣人来了?

  虽然这种事几乎不可能,但孔颖达不敢不防,他这一代出了问题,那肯定是他背锅。

  最后一点,则是孔颖达注意到了统一,也就是说,如果这套标点符号由他领头,被他统一下来,那就是亲自对孔圣人的言论进行了确定,这里面的名,可就大了,那就是文人的领头人了,对于孔颖达来说,这样如何能够不吸引人呢?

  “可否解释一下每一个的用处?”孔颖达问道,这算是某种表态了,认可了这样的行为。

  “这是学生的荣幸。先生请看,这是逗号,这是句号……”苏阳一个个解释起来,并且说明了其中的用意,说到最后,似乎是无意中提到一样,“学生想,百姓如是能够认得,学习起来也定然更加方便一点。”

  孔颖达眯了眯眼,百姓,那就是教化百姓了,这般名头,那可是堪比孔圣人啊!

  “不过,这也只是学生的一番情愿,毕竟现在还太过困难,但学生愿意为之努力,学生这辈子的宏愿,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苏阳又放出一句大杀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颖达反复念叨着这句话,他没有再说好,并非是看不上这句话,而是这句话,已经深深进入到他的内心,让他不禁间沉迷其中。

  “这般宏愿,甚是伟大。”孔颖达叹了口气,他何尝不想要如此?只是,说的简单,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学生不怕,今日有学生做,明日便有其他人做,一代接一代,何尝大事不成?”苏阳不是说假话,而是肺腑之言,因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特点,和平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贡献出来的,一千年后能如此,一千年前为何不能如此?

  “好,好。”孔颖达欣慰的笑了,仿佛后继有人一般,“这份书稿,我便收下,如何?”

  “这也是学生的宏愿。”苏阳立即说道。

  “你这小子。”孔颖达笑着摇头,心中却是叹息,苏阳可是难得的好苗子,结果却是一名宦官,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若是一名真正的读书人,必然会引领读书人走向新的时代。

  想到这,孔颖达便决定,要将这件事办好,也为他剩下的生命之中,找到了一件大事。

  于是,翌日一早,孔颖达便拿着书稿,直接找上了李世民。

  “又是这个!果然如此,这小子就没有安心的时候!”

  李世民好气,果然,苏阳还是搞出大事来了。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