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言辞争斗_蜀山之凡人修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言辞争斗

  玉清师太最后几句说得严厉,孟秋笑了笑,道:“你且放心,我所学道法极为正宗,且如今进步亦不算慢,没道理会转投魔道。”

  “还是要小心一些。”玉清师太道:“不到天仙,谁也说不清将来的路。

  你或许听过,长眉真人有一师弟邓隐,天赋惊人,比起如今的齐漱溟,丝毫不差。

  彼时连山大师都曾动心,要收他入门,传承衣钵。此人不愿远赴南海,才算作罢。

  这等人物,要资质有资质,要传承有传承,法侣财地,一样不差,且一身际遇不说平顺,也无大灾。

  如此惊才艳艳,还是困在地仙绝顶,不得寸进。同辈之中不如他的,也有成天仙,他还在原地打转。

  急切之下,心生妄念,想走捷径,遁入了魔门血海道,将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是以你不要自觉天资奇高,修道顺畅,便掉以轻心,把心思都浪费在剑术、斗法上。

  我辈修道,还是要以境界为先。好勇斗狠,只能逞一时之快,不能长久,终究还是要回到飞升上来。”

  “确实。”孟秋也不争辩,点头同意。毕竟对方说的有理,事前做再多准备,事情临头,或许又是一种想法。

  玉清师太不再多说,继续道:“不过无论魔道如何邪恶,但也是广成大圣之后,另一条直达天仙的途径。

  魔祖开启大道,给后来者许多借鉴。佛教舍利子之法,便是取其不拘元神与肉身的思路而创造出来的。

  还有那鬼道也是从魔道中分支出来。当年创出这条路的前辈,天资一般,觉得元神和躯体同修,要耗费两倍的功夫。

  既然血海道中,躯体随时可换,便想着抛弃躯体,只以元神为主,寄托之物,取藏在肉身中的三魂七魄。

  想法是好,但可惜他出身不好,见识不够,终究是走错了路子,没想想为何道魔佛都不抛弃肉身?

  元神清,肉体浊。天仙者,可称人间完美之体,自然是清浊合一,阴阳兼具。

  单单只保留元神,虽也有阴魂做寄托,正如水中浮萍,空中柳絮,虽还有一点动静,毕竟不能长久。”

  孟秋想了一想,道:“我知一旦生出阴魂,便无法再得回肉身。

  但道法有云,阴极阳生。鬼道修士抛却肉身之后,本性属阴,只找对路数,未尝不能从中诞生真阳来。”

  玉清师太道:“阴极阳生,也要能够练到纯阴。但鬼道将元神融于在阴魂中,实则受了污染,除非脱离这些杂质,才练到纯阴。

  但元神不能独存,一旦没了寄托,不过多久,便要消散,如何成事?”

  孟秋道:“伱应该知道,发生在穷神凌浑身上的事。当年他躯体被白谷逸毁掉,元神还单独存留了好长时间,后面才用秘法遁入某具尸体。

  如若用此方法,将鬼道修炼到极致,接着做法将阴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