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三章 谢谢你,燕丹!_捡到一只始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秦国的赋税更低。

  在目前的各国里,秦国的税赋是最低的,对百姓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其他国家即使知道,也没有办法效仿,因为秦国的国力强大,即使是很低的税赋,也能让他养活自己的军队,可是齐楚是办不到的。

  赵括在燕地待了一段时日,随后又等来了自己的老朋友,没错,董成子来了,他因为在律法方面的研究,被招进咸阳,面见了秦王,从而得到重用,因为他本身熟悉燕国文化,能力也非常不错,故而被派往渔阳担任太守,两位老朋友再次相见,而其他地方的太守,也都一一到来。

  上谷的太守唤作冯去疾,他是过去那位韩国上党太守冯亭的长孙。

  辽西的太守叫乐叔,是赵括的得意弟子,也是乐毅的孙子。乐间病死在赵国,悲痛欲绝的乐叔就没有再统兵打仗,反而是用心钻研马服书,在赵国灭亡后得到韩非的举荐,从而成为了秦国的大臣。辽东的太守唤作王绾,这位也是个有才能的大臣,深受秦王的重用。

  有着这些人来帮忙,赵括想要做什么事情都容易了很多。他在渔阳拜见了老友董成子,他看起来比以前还壮硕了不少,笑呵呵的拉着赵括走进府邸里,寒暄之后,两人聊起了对渔阳的发展计划,赵括也将自己这些时日里的想法全部告诉了他。赵括认真的说道:“这里的土地肥沃,天气寒冷,不必征伐徭役来建渠...”

  “徭役之前一定要多想想,不然容易出问题。”

  董成子认真的听着赵括说着地方上的情况,并且让官吏们记录下来。

  赵括随后又去拜见其他几位太守,并且与他们商谈对燕地的开发事务,赵括在燕地忙碌了近一年的时间,四处探查情况,安抚百姓,发动百姓开垦,迅速推广农业i技术,在这期间,燕地也经历了一次秋收,在经历了一次战争的摧残后,今年的粮食产出反而要高于上一年,这就能看出制度所拥有的巨大优势。

  赵括参与了这里的开垦,耕作,收获,乃至清算,并且写出了一份关于当地风土人情,发展情况,未来趋势的信,送去了咸阳,这份信成为了后人研究燕地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一直到了年末,燕地下起了大雪,整个世界都被白雪所笼罩,这里的雪很大,在一些地方,地面上的积雪都能到人的膝盖。

  赵括走出院落,哪怕披着厚厚的衣裳,还是能感受到那刻骨的寒冷。

  他从来没有这么冷过,或许是因为这里的问题,也或许是因为自己真的老了...赵括还是走出了院落,他想要知道燕地的御寒问题,这里的人会提前准备木柴,冬天基本都不选择出门。因为还没有棉花这类的御寒物。可是此刻是有煤炭的,早在春秋时期,煤炭就已经被运用。

  赵括依稀记得蜂窝煤,

  请收藏:https://m.quge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